运动员薪酬|郑泳舜倡政府助商界配对运动员赞助 提供税务诱因
巴黎奥运港队夺得两金、两铜的佳绩,社会再度关注全职运动员待遇,包括最低津贴只有7130元。身兼体育学院副主席的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郑泳舜今天(19日)建议,改善精英运动员资助机制,提高待遇,令他们“公平地向上流动”。被问到建议提高资助的幅度,他表示具体要待体院研究后再决定
他又建议引入商界力量,鼓励政府协助商界“一对一”赞助运动项目及运动员,令运动员获更多资助,政府可提供税务优惠作诱因。
倡提高运动员待遇 鼓励商界“一对一”赞助
体育学院每4年检讨一次精英运动员直接资助机制,下月将开会讨论,最快明年4月实施新安排。翻查体院资料,精英训练资助中,奥运奖牌得主“精英甲+”级别月薪可获44,500元,较最低级别“成年队”7,130元多5.2倍,即使是与“精英甲+”一同出赛、取得奥运资格的“精英丙”级别运动员,薪酬也只有11,520元,相差近2.9倍。
郑泳舜建议提高运动员待遇,改善运动员资助机制,并让各级运动员向上流动的机会。他举例跆拳道和柔道仍处于“B级”精英体育项目,建议为不同运动项目建立健全的晋升阶梯。
现时较少商业机构会赞助运动项目,他鼓励政府协助商界,“一对一”赞助运动项目及运动员,令运动员获更多资助,政府可向赞助人提供税务优惠。
促尽快检讨体育总会管治 引入开放透明的选拔准则
早前发生9岁泳手因泳会级别不够高,被拒参与分龄锦标赛的风波。港协暨奥委会正检视各体育总会的管治状况,制定“机构管治手册”,郑泳舜促尽快公布检讨结果。谈及下一步管治方向,他说各个体育总会“有贡献,都有自己文化”,需要再研究,“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开放透明的选拔准则和上诉机制。”
冀政府购入全运会、名古屋亚运会播映权
民建联趁巴黎奥运热潮,今年7月至8月成功访问471名12岁或以上的市民,发现有收看奥运的受访者较前两届要高,达到近87%。郑泳舜认为与政府连续两年购买奥运播映权有关,倡未来续购赛事播映权,例如2025年全运会、2026年日本爱知-名古屋亚运会、2028洛杉矶奥运会。
倡参考内地建气膜体育馆 郑泳舜提三选址
调查亦显示,市民愈来愈认同要增设体育场馆,其中19.7%受访者冀增加羽毛球场;逾8%受访市民希望增设剑击馆,而在2021年仅有1.6%人有此意愿。
郑泳舜建议,短期可参考内地气膜运动场等简约搭建技术,兴建气膜体育馆,减轻本港运动设施不足的情况,举例选址可以在港铁屯马线元朗站天桥底、通洲街前临时街市天桥底、荔枝角宝轮街。长远而言,需加建永久康体场地,尽快落实《体育及康乐设施十年发展蓝图》中的康体设施规划。
派电子运动消费券鼓励全民运动 减轻基层负担
调查显示,6成受访者赞成政府推出电子运动消费券,即参考医疗券做法,用于支付政府、或认可机构举办的康体活动或课程费用等,深水埗区议员何坤洲相信可以减轻基层家庭负担,有利推广全民运动。郑泳舜续指,澳大利亚政府曾发出面额1000澳币的运动消费券,香港可先试行小规模派发,例如向长者。
倡体育课加入新兴项目 例如滑板
近年奥运引入滑板、霹雳舞、山地自行车等新兴城市运动项目,受年轻人欢迎,郑泳舜建议,教育局检讨体育课内容,加入新兴好玩的课程,鼓励学生运动,例如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