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墟道重建|江玉欢:政府应交代主导目的和量化指标
撰文: 凌益琛
出版:更新:
市建局上月15日开展洗衣街/花墟道发展计划(YTM-013计划),即“水渠道城市水道”重建项目第一期。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在《香港01》专栏指出,政府应当向市民清晰交代这一项目在香港整体城市更新体系中占据何位置,改造主导目的是什么,政府对于改造后区域的具体期待有无量化指标。
在〈政府推动城市更新应当避免“鸵鸟心态”〉一文中,江玉欢表示房屋土地问题涉及市民切身利益,政府不能仅仅以“悦目亮丽城市计划”为说辞,不然“来自基层的质疑声将会越来越多,进而反噬政府的公信力,何谈化解深层次利益籓篱”。
江玉欢提到,以“花墟”为代表的花园街附近,经过附近商户多年经营,已然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区,许多花店在此扎根已久,更有传承了两代甚至三代的经营者。“花墟与隔壁雀鸟花园相互呼应,花鸟同处相得益彰,该区人居生态和商业氛围相对较为稳定,并无重建改造的迫切性。”
所谓盛世纵然能够给香港带来人流量,但真正留住游客、令香港声名远扬的根本却并非盛事,而是该地区的文化内核、市场粘性以及良好科学的行政管理;城市更新亦然如此,一个城市的风貌、时尚度和街道的整洁与否,都是城市气质的体现,然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却是街头巷尾的气质底蕴、人文关怀和当地居民的真诚与热情。
在立法会特别财委会上,议员郑泳舜亦问及花墟道重建项目。发展局的回复指出,YTM-013计划的范围内没有法定古迹或已评级历史建筑,涉及油麻地南“整合街区”的重建项目亦将在未来5年内开展。为增加重建诱因,鼓励和引导更多私营机构参与“油旺”重建工作,政府同意改划若干特色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