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欢|政府推动城市更新应当避免“鸵鸟心态”
江玉欢专栏
近日,市建局宣布启动“洗衣街/花墟道重建计划”,项目位于旺角花墟道一带。局方解释重建计划的原意是解决花墟道的交通,空间,社区设施,环境和休憩等方面的规划问题,并配合施政报告中的“悦目亮丽城市计划”。
城市发展与治理是世界各国探索的普遍性议题,城市更新作为一项全球性发展策略,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环望全球,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的发达社会早在二战时期便开始了自我城市更新的进程,直至今日,这一进程经历了从“清除贫民窟”到“城市复兴”,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更新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这亦是政府施政倾向考虑的角度。
以“经济目的”还是“生活目的”为主?
考虑到自身城市特色,香港城市更新议题研究起来实则更加复杂。一般而言,当政府制定城市更新计划时,主要确认改造的目的取向——以“经济目的”为主,还是以“生活目的”为主。所谓经济目的即通过旧区重建改造,重新划分空间,将该区商业性重塑增强,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流动资本,完成从旧区到走向城市化进程的闭环。
在过去,特区政府对“波鞋街”和“利东街”的改造,充分体现其背后的经济发展目的。城市更新的生活目的则不言而喻,即改善旧区的人居环境,生态修复以及防灾减灾等等,市民口中提及“十三街”改造,更体现了市民对于政府能够帮助该区实现以生活目的为主的改造诉求。更确切地说,香港城市更新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旧区问题经年累月如同滚雪球,改造压力沉重。过往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屡屡体现出的部门职权分布不均、规划科学性持续性不强、欠缺可持续的资金以及相关力量碎片化等问题,令市民信心不足。
以此次“洗衣街/花墟道重建计划”为例,政府应当向市民清晰交代这一项目在香港整体城市更新体系中占据何位置,改造主导目的是什么,政府对于改造后区域的具体期待有无量化指标等等。仅仅以“悦目亮丽城市计划”为说辞,显然是不足够的。在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房屋土地问题面前,如若政府只讲想讲的,对于市民想知的闭口不谈,那么来自基层的质疑声将会越来越多,进而反噬政府的公信力,何谈化解深层次利益籓篱。
花墟无重建改造的迫切性
实际上,以“花墟”为代表的花园街附近,经过附近商户多年经营,已然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区,许多花店在此扎根已久,更有传承了两代甚至三代的经营者。花墟与隔壁雀鸟花园相互呼应,花鸟同处相得益彰,该区人居生态和商业氛围相对较为稳定,并无重建改造的迫切性。
诚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不应过于留恋从前的缠绵时光,应当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但是,提起香港本地老旧楼群社区,一般情况下,市民并不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花园街,深水埗、土瓜湾十三街是更加典型的代表,两区五十年以上的旧楼数量显著,旧楼厦隐患丛生,市民对改造的呼声持续多年。
譬如十三街,连成排的旧楼宇仅仅与新修的启德体育园相隔不超过500米,只因政府规划,形成如今新旧悬殊之景。如若将来第十五届全运会启用启德体育园,海内外游客涌入启德和土瓜湾,是否要向外来的游客展示这一割裂景象?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鸵鸟心态要不得,应迎难而上更能体现其责任感与魄力。
气质底蕴、人文关怀才真正打动人心
针对香港城市更新,政府应当不断在“破”与“立”中实现探索与创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这一前提在于政府在做每次决策之前能否区分矛盾主次。在实现香港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在经济目的和生活目的之间把握平衡,在实现发展与保育之间做好取舍。
前段时间,政府提出“盛事经济”的概念,看似这个概念和本文所讨论问题并不联系,但深究下去,确实逻辑如出一辙。所谓盛世纵然能够给香港带来人流量,但真正留住游客、令香港声名远扬的根本却并非盛事,而是该地区的文化内核、市场粘性以及良好科学的行政管理;城市更新亦然如此,一个城市的风貌、时尚度和街道的整洁与否,都是城市气质的体现,然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却是街头巷尾的气质底蕴、人文关怀和当地居民的真诚与热情。
城市更新计划是百年之际,而非一年之责,应当宏观考虑,整体统筹,既要追求效率,更应节约资源。当政府展望未来香港城市更新的无限可能时,更应该时刻思考每一次破土动工的背后,是否基于科学的规划,基于对当区文化的尊重,基于对市民呼声的响应。如此才能更好确保城市更新项目成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居民福祉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引擎。
作者江玉欢是立法会议员(选举委员会)、执业律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