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西、华富邨与花墟——那个1960年代
大坑西邨住户的迁出限期届满。华富邨落实分三期重建,首批华安楼及华乐楼会在2027年清空。花墟一带启动重建程序,将发展成为水道公园及第三条花墟步行街。
三项重建并非纯粹巧合,而是那个年代的发展在一甲子后也差不多是时候重新规划。
踏入1960年代,香港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在港岛,蟾宫大厦、海湾大厦、海滨大厦、峰景大厦等一个接一个落成。在九龙,启德大厦、文华新邨等亦相继落成。然而,住在徙置区、等待迁出的基层仍然众多,可负担住屋的需要尤其逼切。
港英政府在1959年向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批出1000万贷款,还款期40年,年利率5厘。在1961年又以特惠地价批出石硖尾一幅土地,以安置受大坑西徙置区清拆影响的租户,也就是后来的大坑西邨。批地条款规定单位须出租予低收入市民居住,平民屋宇公司在未经政府同意下亦不可出售、转让或抵押土地或其上楼宇。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业权人希望将大坑西邨重建为豪宅却不得要领。
虽说歧乐嘉、郭伯伟都信奉自由放任经济,但政府贷款及批地、私人公司兴建出租房屋的构想还是得到落实,可说是公私营合作以解决房屋问题的范例。如今大坑西邨居民迁出限期届满,市建局和平民屋宇公司合作重建,以提供1300个单位重置现有住户以及2000个“首置”住宅单位以市场折扣价出售,某程度上总算延续了当年之理念。惟时至今天,政府有多少能耐动用市场力量以提供可负担房屋?土地共享先导计划门可罗雀,首置项目流标收场。
那个1960年代,还有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华富邨。诚如建筑师廖本怀所说,华富邨不只是公共屋邨,更是供五万人生活的小市镇。因此,那里有幼稚园、小学、中学,有街市、老人宿舍、停车场,更有当时大会堂图书馆以外唯一的公共图书馆。
位置虽远,但华富邨依山而建,空中走廊等设计配合园境布局,最高峰曾经住了超过五万人,足见其为港岛基层提供了一个价廉物美的居住之选。如今香港不但公屋短缺,轮候时间接近六年,而且一直没有扩大对象阶层、提高定位。对比60年代的华富邨尚且设有停车场,现在的公屋停车场却成为了加强筛查的工具,香港的公营房屋何时才能摆脱要够低收入才能入住的定位?
60年代的香港,还有花墟。
花墟本来不在花墟道,而在界限街。界限街就是新界花农和西洋中产的交易之墟。今天仍夹在花墟道和太子道西之间的那十幢战前唐楼,当年就是那些中产入住的摩登住宅。及至1960年代花墟改成花墟公园,以及旺角大球场建成,花墟就来到了球场南面的花墟道。也是在那个年头张爱玲住在花墟道,直至搬去加多利山。
不过正如市建局所形容,现在的花墟车位不足引致严重违泊,公众上落货泊位亦不足,路边上落货情况严重,导致行人路面积不足,令市民被迫行出马路。花墟的阻街问题去年更一度成为网上热话,连执法人员亦显得无计可施。此外,花墟一带的休憩空间不是被围栏及花槽包围,就是夹杂在设施之间,部份更毗邻垃圾站及公厕。
花墟作为民间社会自然发展出来的小社区,早已成为香港一道独特的风景。甚至比起现在那些日缤纷、夜缤纷,花墟更值得香港人和游客前往。但再美的风景如果缺乏保育规划,同样可能会变形走样,沦为老化旧区。这次市建局的发展计划估计受影响住户275个及地舖商户33个,相信执行困难不大,但只占整个《油旺研究》的一小部份。“旺角东—水渠道城市水道”还包括太子道西以南、沿城市水道两旁的商业发展,而油旺更新还有旺角街市更新活化发展、亚皆老街商贸/联系枢纽等发展节点,不知要待何年何日。
接连三个重建项目,传来19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社会高速发展的历史回声。现在香港力求经济复苏,希望再次在国际社会上绽放光芒,但一个甲子过去,我们进步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