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很易,因为香港的街道繁华热闹;街拍很难,因为一切来得太快也去得太快。自2012年春天,拿著残旧的Leica M6菲林相机,资深摄影记者何少忠(Billy Ho)一次又一次把瞬间定格,辑成《过路人》作品,并于今年5月9日至5月23日于中环艺穗会展览。“有啲人嘅衣著动作好有戏剧性!你一定见过,所有人都会见过。”Billy每逢放假就会去到街头拍摄,毋须精心的策划,亦不必复杂的计算,只靠野兽般,与生俱来的直觉,将著名摄影师Garry Winogrand的格言贯彻实践,一心追求摄影的刺激与惊喜。摄影:©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撰文:苏炜然
工作内外,Billy都很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他来说香港街头是一个摄影题材的宝库。“有啲人嘅衣著动作好有戏剧性!你一定见过,所有人都会见过。”Billy如是说。©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香港街头熙来攘往,确是街拍的好地方。在2012之后的两年,Billy一有假期就会流连街上,拿著相机拍摄。“你揾到一个方向系好重要。如果唔系,你影一两影就会停。咁今次好彩畀我揾到,可以不断咁影,一影影左两年。”©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讲起街拍,相信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担心,拍摄时会不会遇到不友善的人,会被喝骂、甚至暴力相向。连Billy都说“我预咗有人埋嚟,我都准备左啲相,话比佢听我做紧呢件事”。不过所幸的是类似的事件极少发生“路人嘅反应唔大,同我地以为嘅系有少少分别”。©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Billy很喜欢这张相片,相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衣著都有很多的想像空间,下一刻仿似有无限可能。然而Billy说“其实我果一刻睇唔到咁多野。影咗出嚟先见到,你唔影出嚟就未必知”。©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很多人把街拍看得很深奥很困难,Billy说大家想得太多了,“个instinct(天性)好野兽架,你觉得ok咪揿(快门)啰,跟住再睇下得唔得”。贯彻实践著名摄影师Garry Winogrand所讲"I photograph to find out what something will look like photographed”。©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路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用一部残旧不堪的Leica M6拍摄,旧相机功能欠奉,连测光功能都坏了,然而Billy却认为是这是简单的美学。“机械机好简单,光圈、快门、构图,冇得搞其他呢样果样。咁你仲可以做啲咩?就系望其他野,集中精神去观察”。©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Billy主要是用Kodak Tri-X、T-Max菲林拍摄,记者问总共拍了多少筒,他回答说“冇数呀…100筒以下啦”。虽然Billy口称拍得不算多(以摄记标准的确只是小数目)但菲林价钱加上冲晒费用,仍然是一笔可观支出。©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Billy并不是抗拒数码摄影,亦认同数码相机功能强大、影像细致。但他指出一个致命缺点:Shutter Lag快门的反应。至少在2012年Billy尚未找到一部满足到要求而又经济实惠的数码机,反而菲林相机以机械操纵的快门做到一按即拍。©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Billy去到香港不同的地方拍摄,不过最喜欢的是中环皇后大道中一段,以及尖沙咀广东道。他说皇后大道中最多机会遇到不同的人,“有钱人啦、著西装嘅人啦、著住制服嘅人、阿叔阿伯都会系果到经过”至于广东道“多游客,同时间有好多本地人,又系一个好丰富好刺激嘅地方”。记者多口问及旺角一带,Billy却说“旺角只系一、两次,果到嘅人物画面反而无咁丰富,少啲变化”。©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2012年2014年间,每逢放假的日子,Billy就会走到皇后大道中或者广东道拍摄,“行一个上昼之后食饭,跟住又再行”。如此一来,一天之中在皇后大道中徘徊只怕都有 50 次吧?“我谂唔只!”Billy说。©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路人》作品将于中环艺穗会展出,Billy一共挑选了50张作品,初步预想会以6-7张为一组,按人物、动作、衣著来分类。©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品在Billy的Facebook已经发布过,但始终实体相片更具魅力,再加上受到相识已久的朋友影响,Billy于是决定举行摄影展览。今次在艺穗会进行,比当初预想的规模更大,Billy形容是“泥足深陷,搞大咗”!©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好多时你影左张相出嚟,你唔会钟意,十居其九都系”Billy说。“你久唔久系两三筒菲林入面揾到一张好钟意嘅,果个咪比你嘅动力啰。如果十筒入面都冇,你就会停;咁我仲揾到,所以仲会继续”。©何少忠(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Billy边走边看,正入神检阅摄影作品,引来途人的好奇心。Billy全名何少忠,1990年于浸会大学传理系毕业,旋即成为报馆的全职摄影记者,一做做了27年。其《过路人》摄影展览将于5月9日至5月23日(星期日休息)于中环艺穗会陈丽玲画廊展出,免费入场。(苏炜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