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专访】“伴亲达人”的摄影疗愈之旅 全景照中刻意留黑

撰文: 樊素心
出版:更新:

在大学任教社会学的教授谷淑美 (Agnes Ku),工作时习惯理性分析问题,但在陪伴年届八旬的患病母亲时,她选择用摄影去纪录这段情绪起伏的日子。她重访旧地,用手机拍下全景照,并在照片中刻意“留黑”,象征母亲患病时生活“仿如在梦中”的感觉。Agnes 最近推出了她的摄影集《流光‧时黑》,并在中环艺穗会举行与摄影集同名的摄影展览。撰文:樊素心(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大学任教社会学的教授谷淑美 (Agnes Ku),工作时习惯理性分析问题,但在陪伴年届八旬的患病母亲时,她选择用摄影去纪录这段情绪起伏的日子。谷淑美最近亦推出了她的摄影集,并在中环艺穗会举行摄影展览。(樊素心摄)
展览和摄影集取名为《流光‧时黑》,照片都是Agnes用手机的全景模式拍摄的。拍摄时她刻意不按手机指示水平取景,而是前后左右地移动手机,照片随之变型并留下黑色位置。 Agnes解释:“照片中的黑色是数码相的数据遗失,好似记忆遗失一样。”她形容,照片的构图就像母亲在患病时,短暂丧失记忆的精神状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Agnes小时在土瓜湾长大,为了拍摄这系列作品,她多次“重返”这区,她觉得过程就像寻根一般。展出照片后,也有观众对她忆述在土瓜湾区的生活点滴。她觉得照片连结了个人的回忆,同时也纪录了社会的历史。(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张照片摄于土瓜湾某大厦的天台,Agnes说,她拍摄时重遇50年前的一位老邻居,她从对方的口中得知哥哥和姊姊年幼时在天台玩耍的过去,因为AGNES当时只有两岁,童年记忆模糊,所以这些对话和照片都为她重新建立对于家人的“童年回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流光‧时黑》一系列的照片都刻意留有黑色,也刻意令照片出现变影。Agnes解释,一般的全景照片(Panorama)是用缝合影像的方法,把镜头捕捉的画面连成一幅长条型的全景画面。但她为了以照片表达像年迈母亲一般、“仿如在梦中”的意境,所以故意破坏这种完美的缝合。被扭曲的画面却又有另一种美感。(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照顾母亲时拍摄照片,可会是一种令自己释怀的方法?Agnes如此说:“其实拍呢系列照片好辛苦,我去咗不同地方拍摄,包括京都、希腊等。过程不轻松,但我相信多年后睇返会觉得值得。”(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觉得值得,因为照片纪录了她照顾母亲时的感受,也令她有空间沉淀思绪,放下了平常理性研究学术的心神,作艺术的追求,她笑说:“过程就好似酿酒,越拍越有可读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Agnes的母亲启发了她,令她找到拍摄方法,也完成了整个摄影系列,她最高兴的是母亲也能亲身来到她的摄影展,也亲手接过她出版的摄影集。忆起拍摄过程,她坦言若非母亲的病情好转,她不会有心力和时间完成作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照片中的每个地点,对Agnes来说都有特别意义,而她也刻意选择会令读者有共鸣的作品展出。这张拍摄旋转木马的照片,仿佛诉说著每个人小时的愿望,盛载著每位成年人的童年回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展览中的部份照片摄自香港的老地方,读者也会有共鸣。而展览本身也连系了Agnes的旧朋友们。访问前,Agnes与她的小学同学在展览中聚旧。(樊素心摄)
《流光‧时黑》摄影展正于中环艺穗会举行,展期至5月8日,摄影集于展场有售,亦可于ASIA ONE 网上书店订购。(樊素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