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时空.上】随冯汉纪搭上时光机 回到60年代沙龙起飞时

撰文: 苏炜然
出版:更新:

80岁了,过去大半生都以摄影为伴,冯汉纪用相片作回顾,在艺术中心举办《时/空:暂如照片》展览,展出由1980年至今,近40年来的摄影作品。亲历了香港摄影多年来的起跌转变,又在理工、浸会、港大专业进修学院等多间院校教授摄影,听冯汉纪将自己故事娓娓道来,就像一部口述香港摄影史。
摄影:冯汉纪(受访者提供)
撰文:苏炜然

访问下集:【照片时空.下】摄影真实亦虚幻 冯汉纪:我不为了纪实而拍

差一点就是冯医生

冯汉纪年少时到台湾读医,然而读到一半,家里状况令他要中途辍学返港。在香港打工,工余兴趣就是拍照。那时候60年代,正是沙龙摄影起飞的时期,摄影发烧友渴求“打龙”技巧,寻求师父教授;冯汉纪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摄影知识,经人介绍,向摄影家潘日波求教。“其实只系学咗3到4个月,都唔算好正式咁学。但有时候佢地有外影,咪跟住去影相偷师,学下人地系咁样做法”。

后来冯汉纪与一个影友熟络,又知道拍摄可以成为工作赚钱,于是就伙拍一起接单拍摄。初期最多是活动拍摄、婚宴之类,“婚宴有个好处就系我工余可以去影,夜晚呀嘛。我地边个得闲,咪边个去”。60年代尾,在摄影生意以外,冯汉纪亦开始接触画意摄影,同时参加沙龙比赛。

(苏炜然摄)

渴求摄影知识

但几年过去,冯汉纪发现了沙龙拍摄有其局限:“佢(比赛、考衔)采取评判制度,揾啲知名人士嚟做,咁评判嘅喜好,或者世界上沙龙嘅趋势,系直接影响作品入唔入到选、攞唔攞到奖。所以就出现咗好多套路形式,跳唔出个几个板斧,都系画面上做功夫。就觉得咁样好冇瘾姐!”冯汉纪更说笑道:“我果时做紧商业摄影,帮人影相、搞下黑房,晒相放大。咁放相之中有好多沙龙相,睇下睇下,又谂其实我可以开间公司,专门帮人打龙!你要咩相,我就俾咩相你,包入选!唔入选唔收钱!”

于是冯汉纪开始寻求摄影的另一面,同一时间,冯汉纪进入理工学院任教,需要大量书籍和资料去充实自己,于是进入了“啃书”时期。“果阵时最多摄影书、外国摄影书系Swindon(辰冲),但系好贵,佢系一蚊美金计十蚊港纸咁去定价,果阵时美金好似6算左右之嘛,好肉赤!”透过摄影书,冯汉纪了解到原来在外国的摄影潮流是纪实摄影:“我最深刻系《LIFE》生活杂志,佢里面好多著名摄影师,而且佢拍摄形式系故事性嘅Photostory。”此外,对中国的情意结亦使冯汉纪特别留意一些拍摄过中国的知名摄影师,如Henri Cartier-Bresson(布列松)、Marc Riboud(吕布)、Eliot Porter(波特)等。

在沙龙摄影独大的年代,大众将“摄影艺术”跟“沙龙摄影”画上了等号。但这显然不是摄影的全貌,冯汉纪和当时几位海外留学回来的摄影师见到,香港缺少了沙龙以外的摄影知识,于是在1981年正式开办了“摄影中心”,就是想将更多的资讯带给香港,“摄影唔系净系咁架,仲有好多个可能性;仲有好多个方式,好多个方法影到相”。

展览作品图辑:【摄影展览】《时/空:暂如照片》冯汉纪80载摄影人生

赴美留学

冯汉纪为了教书不停地充实自己,但“啃书”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在香港找到的书籍大部分是工具书、个人影集,又或者跟中国大陆有关,华人市场感兴趣的书就会入货;较为高深、特别的书就显得数量稀少。“唔可以单靠啃呢啲草去喂饱自己。仲有一个原因,我系台湾系未读完,中途辍学返嚟。所以我系好想好想读完呢个阶段嘅书,于是一路揾机会去读书”。那时候理工有资助计划鼓励教职员进修,在进入理工8年,即1983年,冯汉纪终于等到一个机会。

终于跟学系谈好放假的安排,冯汉纪去会见审批资肋的部门主管:“佢话‘拿,我地依家个预算就净返好少架姐,做唔到Full Sponsorship,只可以俾有薪假期、同埋一张来回机票,你制唔制?’咁我计一计,自己要俾学费同埋系外国嘅生活洗费。当年学费唔平架,7,200美金一年,一年生活洗费又差唔多,咁影相又要买菲林、冲洗、放大之类材料果啲费用呢。悭悭地都要万五、万六美金先够一年,即系十万港纸;我读两年,就要廿几万。”虽然肉赤,但若果不把握这个机会,未来不知道会否还有机会,冯汉纪终于咬实牙根,处理好学系的事情之后,在1985年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修读艺术硕士。而那个年代,大家在讨论Garry Winogrand逝世、在争拗Robert Mapplethorpe的相片,是摄影广受关注的年代。

“美国学啲乜?唔记得”

那时候冯汉纪在港教摄影,教的是平面设计里面的一个选修科目,是设计广告、包装过程中的一个应用技巧,也是冯汉纪的商业摄影专长。不过到了芝加哥,学科以视觉艺术一门看待摄影,加上是硕士课程,求学的模式全不一样。“除咗Art History同Criticism之外冇堂上架啦!”冯汉纪续道:“你自己想点影就点影,影完揾教授做你adviser,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倾一个钟。计起上嚟,呢个钟几贵呀!学生系门口等,争住做Tutorial,讲多咗两分钟已经入嚟嘈你啦!”

“我都唔记得学咗乜嘢。教到你知道系‘嘢’,果啲就唔系‘嘢’嚟!”听得记者一头雾水,这岂不是苦等而来的进修机会白白浪费了吗?冯汉纪解释:“教授唔净系摄影专长,仲可以Video、Sculpture、Painting、Printmaking。佢讲咗一轮,你好似知道,又好似唔知,咁样状况。但系到后期啲养料就慢慢上返嚟”。能够直接灌进脑袋的,大概都不是高深的学问;真正的求学,是施肥,需要一个吸收、发芽的过程,最后才会结果。拿起台上叉子,冯汉纪说:“去芝加哥唔系要学点影呢支叉,点样放之类。而系果阵氛围、果种思维方式。”

黄启裕回忆求学时期,自嘲是“佛系学生”,对宝贵的Tutorial爱理不理。不过其实真正的师生交流是发生在“呼吸”的时间,教授与学生一起吞云吐雾,吞了知识,吐出墨水。(苏炜然摄)

香港的摄影系

在芝加哥回来以后,冯汉纪教书的方向出现了变化。“但个变化使到啲学生更加𢯎头啰”,前文讲过那时候教摄影是作为一门应用科目、应用艺术,但冯汉纪认为摄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媒体,而非设计广告、时装时候的一门技能工具。后来1991年开办的理工摄影学士课程(下称摄影系),亦是基于这样而设计,可惜到2000年冯汉纪退休,摄影学士课程亦拉闸关门。

“好多原因:大家对影像啲认知方面出了拗撬、中英会谈令大家人心惶惶、数码(摄影)又未成形,好多嘢夹埋”90年代中至到90年代尾,香港摄影沉寂一段颇长的时间。“十年(对摄影系的发展)真系唔够,十年我觉得只系一个起步嚟。到后期课程里面有好多嘢想改,想更新,接近2000年嘅时候就更加。但系冇办法,够钟打洋,要拉闸啦。”

数码摄影普及,网络世界发表作品方便,使摄影的“人口”急增,摄影教育好像又丰富起来。“未来嘅摄影课程应该要大装修,Revamp。点样将传统同新嘅嘢、Analog同Digital融合呢?系一个难题嚟架。直接由数码开始得唔得呢?我发觉其实唔得架。因为你冇一个最基础嘅,摄影特性嘅知识知讯,跳落去数码果到,咪好似个人空咗啰,果段时期(的知识)真空咗。”

访问下集:【照片时空.下】摄影真实亦虚幻 冯汉纪:我不为了纪实而拍

《时/空:暂如照片》摄影展览

日期:4/12/2018 - 19/12/2018
时间:10:00am - 8:00pm
地点: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

讲座 - 香港与中国内地当代摄影对话

日期:4/12/2018
时间:7:00pm - 8:30pm
地点: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

讲座 - 冯汉纪与当代摄影对话

日期:16/12/2018
时间:3:00pm - 4:30pm
地点: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