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王子 Prince 再下一城:迷幻世界一日环游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承接取得横扫乐坛空前成就的《 Purple Rain 》, Prince and The Revolution 才相隔10个月后便旋即发表再下一城的《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专辑。不是前作的延续,而是见到 Prince 投向破格实验性的创作方针,缔造他的迷幻( psychedelic )专辑。无论是所建构出的迷幻音乐旅程,到其 gatefold 唱片封面所呈现的梦幻班烂色彩感,皆被拿来与 The Beatles 的1967年宇宙级迷幻经典专辑《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作相提并论。九首曲目皆各有不同的风格,所构成是一张高度多元折衷性、甚至起承转合得反差极大的野心之作。

当一个著名音乐单位带来过取得空前成就的旷世杰作之后,外界总会对其乘胜追击的专辑为之翘首以盼。有“黑马王子”之称的已故美国传奇性音乐奇才 Prince (1958 - 2016),当年他继《 Purple Rain 》之后,便旋即发表再下一城的《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专辑。纵使这专辑之面世已是35年前的事,但迄今我仍忘不了那时 Prince 是如何锋芒毕露地彰显出其强大创作力的霸气状态。

Prince在《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时“梦幻王子”造型,他剪短了头发、穿上“蓝天白云”西装,比以往来得时尚而整洁。(互联网图片)

回到1984年6月, Prince 出版了他的第六张官方专辑的《 Purple Rain 》,这是他首次以联同其伴奏乐队之名义 Prince and The Revolution发行的唱片,同时也是其半自传式电影《 Purple Rain 紫雨红唇》的电影原声专辑。结果专辑让这位“明尼阿波利斯之声”( Minneapolis sound )唱作人兼多元乐手翻天覆地的横扫乐坛。最为人津津乐道,是《 Purple Rain 》创下持续雄霸 Billboard 200 专辑排行榜冠军位置24个星期之纪录,占据榜首横跨1984、85年,直至1985年1月中。正当《 Purple Rain 》的热潮尚未减退、仍是炙手可热的时候,他就再次以 Prince and The Revolution 名义在1985年4月22日发表后继专辑《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而两张专辑只有相隔了10个月而已。

当《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面世时,《 Purple Rain 》的世界性巡演才刚完结了两星期而已。 Prince 没有去作养尊处优好好享受前作带来的“收成期”,而是急不及待地向乐迷展示他的新作。

如今是《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的发行35周年,回顾这张专辑的重点,是当时 Prince 已经开始不遵守唱片工业的游戏规则。比如专辑其实已在《 Purple Rain 》出版的前后于没有知会唱片公司及乐队成员下,而私自展开录音session;而在《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面世前并没有推出过任何先行单曲,好让这张专辑披上相当的神秘感而来,到专辑发行了一个月后才把《 Raspberry Beret 》出版成单曲;在《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的唱片封套上并没有任何 Prince 的真人肖像, 他的“梦幻王子”新造型也要在《 Raspberry Beret 》的 mv 里才曝光。结果慢热的《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也要在6月份才攀上Billboard 200 专辑排行榜冠军,稳占了三个星期。

更重要的,是《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并非《 Purple Rain 》的延续,而是见到 Prince 投向实验性的创作方针,缔造他的迷幻( psychedelic )专辑。无论是所建构出的迷幻音乐旅程,到由 Doug Henders 作画绘画的 gatefold 唱片封面所呈现的梦幻班烂色彩感,皆被拿来与 The Beatles 的1967年宇宙级迷幻经典专辑《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作相提并论。即使 Prince 早已否认是来自 The Beatles 的影响,但却不介意专辑被唤作“迷幻”——《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也是80年代的所谓“新迷幻”( neo-psychedelic )现象启动之指标。他并非要复刻60年代的迷幻摇滚乐,而是要创造出崭新的迷幻音乐出来。

《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里的九首曲目皆各有不同的风格,所以在封套内每首歌曲名字也各用上不同款字型 fonts 来表现这点,封面上的插画也代表着每首歌的主题。所构成,是一张高度多元折衷性、甚至起承转合得反差极大的专辑。

专辑以主题曲《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来展开这段环游世界迷幻旅程,勾勒出奇幻神秘的中东异国风情与亚拉伯节奏,叫人“ Open your heart / Open your mind ”来进入犹如《一千零一夜》般的古波斯天方夜谈世界。

主打单曲《 Raspberry Beret 》是一首好比《朱古力奖门人》之糖果世界那样色彩斑斓缤纷的愉快销魂 psychedelic-pop 歌曲,柔扬梦幻的弦乐既有 Baroque-pop 的华丽亦有印度音乐之神髓,手指铜钹 zill (对钗)的运用亦为歌曲添上中东音乐韵味。歌曲的 mv 正呈现到 Prince 的新迷幻美学。

中板迷幻摇滚歌曲《 Paisley Park 》,所说是 Prince的爱与和平梦幻国度。大家都知道Paisley Park 是 Prince 的自家唱片厂牌兼大型录音室名字,在《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里的九首歌曲中占了五首标明是在 Paisley Park 灌录,然而位于明尼苏达州市郊的 Paisley Park Studios 却要到1987年才启用——实情是,当时所指的 Paisley Park 仍是由 Prince 的彩排空间 The Flying Cloud Drive Warehouse 所改建出的录音室,算是 Paisley Park Studios 的雏形。

单曲作品还有抢耳而爽朗《 Pop Life 》,在跳脱的 funk-pop曲风下有着天旋地转的迷幻声效,甚至在末段又迷幻地突然切入喧闹嘈杂的噪音。

由人手卷动 open reel 录音带做出 cue 歌效果作引子的《 America 》,是多么明快紧凑的 funk rock 曲目而又有着如国歌般荡气回肠的结他主奏与 chorus ,内容是对80年代/朗奴列根时代的大美国作讽刺。

《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 》来得比以往 Prince 的专辑为破格,因为当中有几首风格甚不寻常的歌曲。由 Prince 一人灌录出来的六分多钟长篇曲目《 Condition of the Heart 》,那由长长的意境朦胧、如诗如画的氛围化空灵前奏带出,两分钟后才蜕变成万般萦绕心头的钢琴 ballad ,把 Prince 无懈可击的孤高动人假音主唱表露无遗。

另一由 Prince 一人灌录出来的曲目是《 Tamborine 》,整首歌曲简约得只有以低音结他及鼓击/敲击的rhythm section伴奏。

在大谈人生哲理的 gospel / power ballad 歌曲《 The Ladder 》之后,便是长达八分多钟的专辑结幕曲目《 Temptation 》,邪恶的电结他前奏马上像火舌燃烧般卷过来,重型迷幻摇滚遇上爵士色士风,俨如面对魔鬼诱惑, Prince 妖气冲天的主唱完全演绎到着魔状态,尾段变成戏剧化的耐人寻味场景。

Depeche Mode 的1990年历史性专辑《 Violator 》

Radiohead 最动人的萦绕心头专辑《 The B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