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head 最动人的萦绕心头专辑《 The Bends 》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Radiohead 在1995年3月13日出版的第二张专辑《 The Bends 》面世25周年,这是他们在 Britpop 黄金年代带来的标志性作品。专辑见证到乐队迈进成熟而细腻的音乐姿态, Thom Yorke 谱写出一批情感丰富的歌曲,仿佛在编织著一份细水长流的情感,把他吹弹可破的假音演绎表露无遗。据我一个非正式的统计,《 The Bends 》可算是乐迷心目中 Radiohead 最萦绕心头、最怦然心动的专辑。常言道, Coldplay 都是向 Radiohead “抄功课”,那么 Coldplay 所师承著的,就是《 The Bends 》时期 Radiohead 之影响。

贵为90年代最举足轻重的英国宇宙级乐团 Radiohead ,在多年来总有一个争论:“ Radiohead 算不算是 Britpop ?”

如果你现在走去问 Thom Yorke,他大抵不会给你甚么回答,然后对你报以一个“黑脸”。然而无可否认,一直以来各大媒体都把 Radiohead 纳入 Britpop 运动的版图上,甚至是其中一个不或缺的名字。不过乐迷心里还是怀疑, Radiohead 的音乐仍称得上是” pop “吗?

Radiohead : Thom Yorke 、 Phil Selway 、 Ed O'Brien 、 Colin Greenwood 和 Jonny Greenwood (摄影:Danny Clinch )

1995年, Britpop 运动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就在 Blur 与 Oasis 触发 “ The Battle of Britpop ”的那个夏天之前, Radiohead 于1995年3月13日出版了乐队的第二张专辑《 The Bends 》,这正是他们在 Britpop 黄金年代带来的标志性作品,是乐队最贴近 Britpop 大气候的一次。

Radiohead 的1993年首张专辑《 Pablo Honey 》出乎意料地在美国取得重大回响,缔造出畅销神曲《 Creep 》。当乐队在1994年筹备第二张专辑的时候,固然蒙受著相当的压力,尤其是外界把他们视为一队“ one-hit wonder ”乐团看待,所以 Radiohead 要创造第二张专辑那绝非轻而易举的事。

换上 John Leckie ( Magazine / XTC / Simple Minds / The Stone Roses )操刀监制,并交由 Nigel Godrich 担任录音师(那亦促使他在日后成为跟 Radiohead 合作无间的唱片监制),Radiohead 并没有延续《 Pablo Honey 》时期那种近迹美式 grunge rock 的独立摇滚风格,也没有变成另一队 U2 。在《 The Bends 》里正见证到乐队迈进成熟而细腻的音乐姿态, Thom Yorke 谱写出一批情感丰富的歌曲、进一步展现他的作曲才华,叫人为之惊艳不已;而他与 Jonny Greenwood 和 Ed O'Brien 的三支结他更能各司其职、层次分明(多了 Thom 的木结他运用)。

Radiohead 的第二张专辑《 The Bends 》,唱片封面由Stanley Donwood 设计。

《 The Bends 》里的歌曲,就仿佛在编织著一份细水长流的情感,把 Thom Yorke 吹弹可破的假音演绎表露无遗。据我一个非正式的统计,《 The Bends 》可算是乐迷心目中 Radiohead 最萦绕心头、最怦然心动的专辑;如果乐迷想自弹自唱 Radiohead 的歌曲,都会选择翻玩《 The Bends 》里的几首单曲。常言道,几年后出道的Coldplay 都是向 Radiohead “抄功课”,那么 Coldplay 所师承著的,就是《 The Bends 》时期的 Radiohead 之影响。

在《 OK Computer 》的超时空声音与科技题材出现之前,《 The Bends 》的开场曲《 Planet Telex 》已是一首穿插著 Rhodes 电钢琴与 synth 声效下的电幻艺术摇滚歌曲,正预言著其后 Radiohead 的音乐端倪。

《 The Bends 》内最先释出的歌曲,是在1994年9月以 EP 形式发表以作小试牛刀的《 My Iron Lung 》,这首慑人心魄得令人窒息的曲目有如《 Creep 》的延伸再遇上好比 Nirvana 的《 Heart-Shaped Box 》动荡铺陈,正是《 Pablo Honey 》与《 The Bends 》之间的一个交接点。

所以到1995年2月发行的《 High and Dry 》,乐迷才视之为标志著《 The Bends 》取向的先行单曲(与《 Planet Telex 》作 double a-side 形式出版),在 Thom Yorke 的木结他主导下,是温婉动人而又神伤心碎的另类 acoustic rock / folk rock歌曲,一句“ Kill yourself for recognition ”又再令到 Thom 被指为有自杀倾向。

关于一名自恋型人格朋友的《 Just 》,正是 Thom Yorke 与 Jonny Greenwood 最无懈可击、水乳交融的合作,让后者出神入化的结他 chord progression 倾巢而出。而歌曲由 Jamie Thraves 执导的耐人寻味 mv ,也是那个 Britpop 时代的经典音乐录像回忆。

Thom Yorke 笔下美不胜收的慢板曲子可谓比比皆是。《( Nice Dream )》和《 Bullet Proof..I Wish I Was 》都是又美丽又梦幻且触动心灵。

另一经典单曲《 Fake Plastic Trees 》是 Thom 淡淡然地唱出的惹人怜悯ballad 。每次听到此曲,都会叫人想扮由 Jake Scott 执导之 mv 里的 Thom 坐在购物车里漫游超级市场。

专辑结幕曲兼最后一张单曲《 Street Spirit (Fade Out) 》是万般哀怨缠绵的另类摇滚 ballad ,那是取材自 R.E.M. 的风格。日后连英国前卫摇滚传奇 Peter Gabriel (前 Genesis 灵魂人物)也在2010年改编翻玩过此曲。而《 Street Spirit (Fade Out) 》给香港乐迷的另一个回忆,就是 Radiohead 在1994年6月历史性来港,那不但在高山剧场举行了他们的香港场音乐会,同时又在位于尖沙嘴的音乐会所兼小型音乐表演空间 Music Union 举行了一个 acoustic set 演出,给903音乐节目《豁达音乐天空》作广播,当晚 Thom Yorke 等人玩出了一首“无题”新歌,那就是《 Street Spirit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