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医生列大肠癌年轻化6大成因 易被误诊错过治疗黄金期

撰文: 互联网温度计DailyView
出版:更新:

随著现代人饮食与生活习惯的剧变,大肠癌这个过去多发于年长者的疾病,正逐渐向年轻世代逼近。2024年6月,台湾卫生福利部公布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大肠癌(包括结肠与直肠癌)再次高居第三名;近日,台湾医生王介文在个人粉专指出,全球大肠癌发生年龄正逐渐下降,并分享了造成这一现象的6大原因,引发了关注与讨论。

【图辑】点图放大看懒人包👇👇👇

+11

年轻人为何无声沦为大肠癌目标?肥胖与久坐成隐形杀手

台湾医生王介文引用2022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NEJM)》的综论文章分析,大肠癌年轻化的原因为:

原因1/生活型态与饮食习惯的转变

随著饮食逐渐“西方化”,大肠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红肉、加工食品、精致糖类和含糖饮料逐渐成为饮食中的主角,全谷物与高纤维蔬果的比例却相对下降;这样的改变不仅可能干扰肠道菌相(gut microbiome),引发慢性发炎,甚至为肿瘤生长提供温床。

原因2/肥胖与久坐行为的盛行

肥胖与久坐行为的普遍化,可能是大肠癌年轻化的原因之一;肥胖可能透过影响代谢、荷尔蒙以及肠道菌相,增加罹癌风险。

原因3/肠道菌相失衡(dysbiosis)

现代饮食与生活型态的改变,导致肠道菌相失衡,害菌增加、益菌减少,使结直肠黏膜长期处于慢性发炎状态,进一步增加肿瘤早期生成的风险。

【相关图辑】性病|中招都唔知!盘点5大常见隐性性病 HPV恐酿子宫颈癌肛门癌(点图放大浏览👇👇👇)

【图辑】点图放大看懒人包👇👇👇

+7

原因4/遗传因素与家族史

台湾医生王介文指出,虽然大多数早发性大肠癌是散发病例,并非因遗传突变直接引起,但在年轻患者中,遗传性癌症症候群(如 Lynch 症候群)的比例较年长患者高;他强调,家族史是风险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仍有许多为无明确家族史的年轻病例。

原因5/早期筛检与诊断盲区

现行大肠癌筛检通常从50岁开始,这让许多年轻患者因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而忽视警讯,等到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此外,年轻人多半缺乏固定的家庭医生、保险与筛检资源,延误了早期诊断的机会和病程进展。

原因6/临床特征与诊断困难

大肠癌在年轻患者中常发生于左侧结肠,特别是直肠,典型症状包括出血、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然而,这些症状经常被当成痔疮或肠躁症等良性问题,导致诊断延误,错过早期治疗的黄金时间。

烧烤、红肉爱好者注意!医生教你4招降低大肠癌风险

早发性大肠癌的增加源于饮食与生活模式改变、肥胖盛行、肠道菌相失衡及筛检年龄限制,台湾医生王介文指出,未来公共卫生与临床策略应推动生活型态改善、提高对年轻族群症状的警觉、调降筛检年龄并加强遗传咨询,以应对这一趋势。

【相关图辑】癌症|女子懒理一身体警号“患胃癌第4期”医生:有做可避免化疗(点图放大浏览👇👇👇)

【图辑】点图放大看懒人包👇👇👇

+13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的卫教文章也提到,大肠直肠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透过定期筛检可早期发现。统计显示,早期治疗的存活率超过90%;筛检前可观察是否有轻微腹痛、腹胀、频繁腹泻、体重减轻或贫血等异常,再评估适合的防治措施。

癌症的风险不仅是政策层面的挑战,也深深埋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秀传纪念医院胃肠肝胆科医生谢伟耀建议,饮食应以高纤、低脂为原则,避免加工与腌制食品;他特别提醒,红肉因含较高油脂,容易诱发大肠癌,尤其是经过烧烤或油炸处理,更会增加风险,建议饮食尽量清淡;如果有家族病史,应提早筛检,并多加留意排便习惯的变化,包括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是否异常,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就医,及早诊断,以降低罹癌风险。

延伸阅读:

火锅控注意!7大NG习惯大公开 医师警告煮超过“这时间”越吃越伤身

肠道顺畅不卡卡!高纤滑溜食物Top 10 轻松养出好健康

跟便秘说拜拜!营养师教你4招顺畅排便 不再蹲马桶

【本文由“互联网温度计DailyView”授权转载,研究资料由“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