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从双十一购物狂欢 看略显疲态的中国消费现状
有中国“黑色星期五”之称的“双十一”购物节正式落幕。多家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均创下新高,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消费成为拉动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双十一全日成交达2684亿元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作为双十一创意的发起方,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天猫,11日凌晨开场仅14秒成交额破10亿元(人民币‧下同),1分36秒交易额超100亿元,1小时3分59秒直接破1,000亿元。这个速度再次刷新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破1,000亿的纪录:2018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上,开场21秒破10亿元,2分05秒破100亿元,1小时47分26秒破千亿元。
截至11日23时59分59秒,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额超2,684亿元,同比增长超25%,去年天猫双11成交额为2,135亿元。
天猫最大的竞争对手京东,从11月1日至11月11日,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044亿元,较2018年双十一的1,598亿元增长28%。
对双十一活动已有审美疲劳
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占据了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尽管如此,已经在美国上市的新入局电商拼多多依然在市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对比2019年,2018年拼多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3.1%,达到6.1%。由中国三﹑四线城市消费起家的拼多多,在双十一开始16分钟内,平台汽车销量1,000台,消费者也基本来自中国三线至五线城市。不过,来自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增速超过220%,这些产品主要由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购入。
2019年已经是双十一购物节的第十个年头。总体看,双十一网络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速出现小幅下降。从消费体验来说,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对双十一出现审美疲劳,各大电商平台制定的规则和玩法也越来越复杂。有中国网友把双十一期间复杂的优惠活动称为“奥数题”。
事实上,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2019年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19.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用类商品增长均达到两位数。
消费对GDP占比逾6成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消费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60.5%。按照统计局官方说法,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8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初,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连续5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8年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2017年提高18.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按照2019年三季度的数据,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较2018年有所下降。
消费能否破瓶颈 系于农民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目前的中国网民规模和增速,市场容量基本已经饱和。双十一销售增速下降印证市场的焦点在于存量用户的争夺。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容易引发价格战,因此,平台通过越来越复杂的优惠活动降低成本。各大电商延长双十一活动时间也正是双十一活动越来越弱势的表现,消费者需要长时间的刺激才能提起消费的欲望,但复杂化的活动难以带来新鲜感,反而占用大量时间,导致消费体验更差。
不仅是电商、物流在内的诸多从业者,中国对于双十一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依然给予厚望。在全球需求不足、贸易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靠内需拉动经济显然更加稳健。然而,中国面临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居民成为消费主力,大量农村居民还处于低收入水平,他们的消费需求没有被释放出来,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很可能进入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