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金如土的双十一 与年轻人焦虑的未来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1844年,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名为《项链》的短篇小说,讲述公务员之妻玛蒂尔德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以在晚会上炫耀自己。不料项链丢失,她只能耗费十年光阴,节衣缩食,为别人打工,以偿还那一晚的虚荣。讽刺的是,故事最后,玛蒂尔德才得知所借的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2019年,不少内地青年在双十一挥土如金,但统计数据却揭露他们存款不足,负债累累,这与玛蒂尔德借项链之举何其相似。青年又是否意识到,下单那一时的快感,可能如玛蒂尔德那一晚的项链虚荣一般,只是一文不值的赝品。

每年的双十一(11月11日),已成内地的网购促销日。自淘宝商城2009年11月11日首次举办并远超预期般受欢迎以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商的年度盛事,网民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

2019年的双十一,仅淘宝天猫平台单日创下2684亿的成交额,比去年增长逾500亿。虽然今年度的详细报告尚未出,然而根据过往经验,主要买家集中在年轻群体。过去两年,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八成多。

年轻人在双十一火挥金如土,背后却与“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白领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两成二白领处于负债状态,两成存款仅为10,000至30,000人民币,存款50,000以上的白领不足一成八。也即是说,不少年轻人“零储蓄、高负债”,难怪两成白领选择“穷”作为他们一年职场状态的总结。

这种“穷”与“富”在个人身上的反差,令网络上兴起不少流行用语,比如“隐形穷人”、“精致穷”、“吃土”等。这些词语和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在低收入跟高物质生活之间的挣扎,是他们只能在“精致”(高档)和储蓄二选一的窘迫,是玛蒂尔德借来的项链。

“隐形贫困人口”:指表面看著光鲜亮丽,人前会行高消费,人后极度节俭,没有存款,甚至信用卡巨额透支的人。

“精致穷”:虽然赚的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欢的东西变穷。

“吃土”:指穷到没钱吃饭只能吃土,后来引申为强调购物的疯狂程度,即超预算购买时自嘲花销太大下个月“吃土”。

被构建的精致与需求

物质生活和消费固然带来感官上的愉悦,然而,这是人追求“精致”的真正原因吗?“精致”更为重要意义是,它把人区分开来,代表社会地位获“认可”的阶级。

从古至今,社会地位的认可标准皆由少数人构建。比如台湾历史学者王鸿泰在《雅俗的辩证——明代赏玩文化的流行与士商关系的交错》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以古玩字画为“雅”、为精品。商贾又通过培养子女赏玩古玩字画,维持这种上层文化的身分象征。及至现代社会,我们可见古玩字玩换成了名牌皮包、服饰等高档消费,但这种文化建构其实没有改变。品牌和媒体不遗余力地透过广告,定义何谓“雅”和高档,吸引消费者踏上追随之路。

2018“双十一”全网零售额前五品牌零售占比苹果:5.2%
小米:1.8%
美的:1.7%
海尔:1.4%
华为:1.0%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精致穷的隐忧

盲目追求“精致”消费,代价是年轻人的远忧与近虑。远忧在于透支未来。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逾半18岁至34岁的内地青年未开始储蓄,四成多人即使储蓄,每月只得994元人民币。年轻人透支未来换取眼下的高品质生活和满足,不仅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也对社会保障带来负担。

至于近虑,依赖贷款消费,催生许多悲剧。这几年,贷款公司向内地校园招手,吸引在校或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程序简单的申请贷款,使他们陷入轻易满足物欲的诱惑,走向不能自拔的泥潭。小额贷款平台规范有限,除了利率高企,甚至以裸照或视频作为借贷依据,最终不少青少年被逼非自愿工作,甚至自杀。

所谓“莫欺少年穷”,意指年轻人物质即使匮乏,未来仍有无限可能,不可小觑。然而,若然少年追逐于商家构建的海市蜃楼,只知追求“精致”消费,只怕将未来无限的可能毁于一时的物欲满足。而且低储蓄、高透支所带来的焦虑,终将吞噬消费主义带来的快感。玛蒂尔德为借来的假项链,付出了十年的劳苦,我们更要思考,为商家编织的幻觉,我们要付出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