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玩具之间】艺术家以玩具为媒介 重塑童年“梦想空间”

撰文: 王嘉政 黄正轩
出版:更新:

不论人或小朋友,玩具都在他们人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不过从前至爱的旧玩具,经历了人和事变迁与时间洗礼后,地位也许依旧,感受却可能完全不同。《玩具之间》有别于纯粹展示收藏的玩具展览,新晋艺术家将他们过往拥有的玩具作创作媒介,介乎于艺术与玩乐之间,以另一方式来呈现他们曾几何时的心头所爱。摄影:龚慧

德军的Tiger I田宫模型对童年时的伟师傅影响深远,此情景模型可当成发生在饱经空袭的1940年代初法国战场。
《情景模型系列》创作人 黎伟亮

《玩具之间》展览的策展人黎仲民(Andio),本身为跨媒体艺术家,他指今次展览的灵感源于半年前的初夏。当时Andio正参与本年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行云若水》(Be Water)主题下的“实验H场”装置艺术联展,期间一同参展的艺术家骆敏聪(Kel)与熟悉军事和汽车的黎伟亮(伟师傅)正于据点艺术工场埋首砌模型,Andio跟他们聊起玩具经,是促成此展览的契机,“倾谈间我提出在年尾用玩具弄些东西的初步建议。我早年砌过模型,看到Kel和伟师傅当刻的专注和热情,觉得制作模型的过程跟画画类艺术过程很相似,同样蕴含对技术和心力的高要求。” Andio观察到人们透过砌模型来表现自我、传达意思:“‘玩具作为一种媒介’之意念油然而生。好多人砌高达不会用到随盒附送的贴纸,而是自己渗线、喷油上色、设计场境,藉而重现情节、抒发感受,创作成分高,也有可观艺术性。”

据点艺术工场《黄竹坑聚叠》系列展览,展品以使用不同物料(多为区内捡拾废弃物)重新砌成的装置艺术为主。Andio以玩具作创作主体,示范它如何成为媒介,用来叙事与人交流,从中发展理论。

“木材、金属和塑胶是装置艺术家常用的原料。玩具在好多人眼中是套模的现成物;我们尝试将它当成原料来创作艺术。” Andio指Kel的士兵组合《那堆怪兵》具有最强的“原料”元素:“Kel利用军事模型常有的额外或多余零件,如士兵手脚躯干等‘残骸’来拼凑成怪异的生化合成军团,便是将现成物彻底变身、赋予新意。”

Kel的《那些怪兵》以军事模型多出的残件组成畸形合成军团。

以玩具作为一种媒介

迷你四驱车、弹珠人、数码暴龙机、宠物小精灵游戏卡和扭蛋、超人搪胶公仔、爆旋陀螺及索斯机械兽电动模型等,都是1990年代成长的儿童大都接触过的玩具,为日本电视动画、漫画、特摄片集和游戏之周边衍生产品。“我不认同玩具纯属商品,玩具除有原著背景根源,亦维系住一套文化。” Andio视玩具为影视中人物和科技的实体化延伸,故事跨越了媒介界限,在玩乐时重温,他再以高达为例解释:“不熟悉原作的人只会视机动战士为普通机械人;对于动画观众,高达有完整的故事、知识意义,个中盛载着感情。”有不少动漫画是玩具商创作出来推销玩具,有商品(玩具)才有作品,迷你四驱车是一例;他认为随着剧情发展变化的角色遭遇和世界观,丰富了玩具内涵和想像力:“我们的四驱车要放在狭窄的赛车轨道,再配合改装才能顺畅地转弯;但《四驱兄弟》中的四驱车随时能依从车主意志直行转弯,还能出招,这种动漫和现实的落差颇堪玩味。”

《再走一趟》是Andio投入迷你四驱车之小学生涯“时间囊”。

同于“实验H场”联展的卓颖岚和黄福权及伟师傅在内的几位句点艺术家,基于各自经历和喜好陆续加入《玩具之间》创作。Andio作品《再走一趟》的四驱车工具箱以及部分赛道都是具廿年历史的“文物”,箱中放了一张Andio在小学三四年级跟妹妹拍的贴纸相,以及他同期创作的四驱车玻璃画,表达玩具与时间的关系:“每位有其‘个人玩具史’,不问玩具本身功能,总会触动我们由玩乐经验获得的情感,唤起该玩具流行年代的光景回忆。”于西九龙中心购买赛道、报名参加商场公开赛、因沉迷玩车而数学科“肥佬”、改车窗割伤手入急症室止血……大大小小甘苦参半的故事,反映四驱车跨越并充实了Andio的小学生涯。

《情景模型系列》中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德军败走非洲前于埃及使用之土色军服装备,到现代北约装甲部队于德国街头的假想操演,没有图片帮助,伟师傅透过研读史料加上想像,还原战争之“实况”。

老少间之共鸣 跨代田宫迷对话

Andio宛如穿越时光的展品《再走一趟》跟伟师傅《模型情景系列》的透明玻璃陈列箱群聚叠于工场中间,乃与商标为“双星”的日本静岗县老字号塑胶模型品牌“田宫公司”相关。田宫既为迷你四驱车主要生产商,亦是出产过无数二次大战静态军事模型的名厂,同一品牌跨越多代人的童年生活。田宫的坦克、装甲战车和舰艇等战争机器模型造功逼真、比例准确而线条细致,在伟师傅孩提时代是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初中时伟师傅一家过着物质匮乏的屋邨生活,他因读者文摘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一书而着迷于军事知识,深受战争中残酷和英勇事迹感动。父母在他哀求之下买了盒新推出的田宫“Tiger I”(“虎一”战车)模型,对为捉襟见肘的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伟师傅内疚不已,后来投身社会为口奔驰亦放弃此兴趣。直到30多年后在店舖重遇同一Tiger I方拾回旧爱,数月前起认真制作军事模型:“我所砌情景并无图片根据,但士兵身上军服所属季节、武器的型号和战场地貌皆有史实根据,反映战事年月日及发生地点。”模型可令他重温战争史、昔日生活的甜酸苦辣,还有玩具史,伟师傅说:“田宫新出产之军事模型,胶办上仍印着原模生产年份,是1970年代甚至更早,仍须使用胶水黏合,难度比现代有接口和入榫位的科幻机械人模型高。”无独有偶,伟师傅展出3架分别是红白蓝色的蒙地卡罗赛车,竟跟Andio的四驱车赛道红白蓝路段合衬起来。

玩具未变 人却变了

迷你四驱车亦留有不少怀旧车款,一些零件、技术和系统廿年未变,Andio仍能在市面上找到属于他的Tiger I—1998年款的旋风麦林号:“我自己却变了,不记得齿轮的颜色,有所错摆。”他觉得这种经验好有趣,玩具发展承先启后、有脉络可寻;玩具可以是童年欢乐和遗憾的载体,玩家因人生阶段不同兴趣有进退。因此以成年人的认知、资源和经验去“再生产”玩乐情境,是《玩具之间》重塑“梦想空间”的尝试。“作品和布置上,想带给人身处百货公司的体验。” Andio总结策展心得:“不同的创作方向,令不同种类玩具用尽空间、丰富联展、互相补足,而非‘摆完就算’。Kel和伟师傅的作品无疑是比较手作取向,展示的是技巧;黄福权的《弹珠人对战台》和林建才、刘清华的《玩具再做》比较游戏取向,强调玩乐经验分享、观众参与。作品的节奏各异,观众都可找到不同位置来投入,结果是感觉实在而不儿戏。”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