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前摄影师为物欲疯狂开工 大病后悟“想要”非“需要”

撰文: 余婉兰
出版:更新:

Dicky Leung的婚礼摄影FB专页在2014年4月停止更新,那年其实他因工作过劳患上“椎间盘突出症”,停工连人生也几陷停顿,花去两年时间治疗让身体逐步康复。康复后他将“揾食架生”逐一放售,先是单反相机、镜头、脚架,连相机袋也卖掉,什么也不剩。“放下那一刻好爽,从此之后不再影相,也不用再痛苦了。”他说,听来以为像一种心理创伤,曾受过苦于是远离受苦之物。后来他再放售更多收藏物,包括多年收藏的四十多部菲林相机、千多只黑胶碟和漫画小说等等,无物一身轻,但明明他与女友已搬去更为宽敞的700呎村屋,物理空间足够储藏,他更像让心理空间宽敞一点。

Dicky来到西贡某二手店前,要把东西放下,结果连载物的行李喼也放下,手空空无一物回家。(梁鹏威摄)

关于“买与卖”的两三件事

Dicky这天拖著装满黑胶碟和CD的行李喼,前往友人的二手店作寄卖,在整理柜头时,有客人瞄中他的复古行李喼,问“系咪卖?”Dicky两秒内即回答:“卖”。后来才知道,他本来没有计划卖掉行李喼,没有想过连负责运送的行李喼也卖掉。“你问我,真的需要这个行李喼?其实想一想,唔要都得。我以前好似(刚才)那个阿姐,见靓就买,事实上它并不实用,只能装几件衫。”在“卖”的过程中,他时常想起从前的自己,从来没清楚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他曾因为疯狂搜罗某只黑胶碟不果而郁郁寡欢,自觉人生浪费好多时间在物欲的满足与不满足之间。

最近发生另一件“买”事,与这件“卖卖吓连喼都卖掉”的事件相映成趣。在他逐一放售家中的黑胶唱片之际,忍不住手买了王家卫《春光乍泄》原声黑胶唱片--市场推广做得太“进迫”,据说这批限量版黑胶碟附设号码,卖光了就再没有。正在戒物欲的Dicky,最后还是买了。

他把家中仅余的黑胶唱片也出售,有关菊英,也有印尼音乐,让知音人带回家。(梁鹏威摄)

“觉得自己矛盾,明明放售黑胶唱片,谁知道转头又买新的。一直叮嘱自己不要再买。很像打坐,脑海妄念不绝,闭上眼,见到M字,迫自己不要想著麦当奴,结果即刻想起肯德基。人不够定力,一路想,鱼柳包、薯条,没完没了。买了这只黑胶碟,像就是走漏了神,不够觉察,不够定力。”他很明白香港消费品的市场推广和广告技俩,不断哄你消费更多,自言不够定力就“中伏”。物欲到底不易断尾,但Dicky此时的“买买买”不再顺理成章。

“有钱钟意咪买” 以买作疗愈

Dicky开始不断买时,正值他揾钱很多、忙到癫的时候,7年前他刚踏入婚礼摄影师行列,另兼职一份IT工作,遇上婚姻旺季一星期做足7日,早上8时接新娘直踩到夜晚十一点婚宴散席,每场婚礼定必做足15小时,旺到极致时一连4日如此亡命,一个沉重背囊,拖一个行李喼,两部单反相机跟身,一部长镜,一部短镜,精神紧绷,像打仗一样,“有敌人喇射他一枪”的工作状态。“见识多咗,赚的钱也多咗;买的东西多咗,使的钱也多咗。”当年婚礼旺季每月可赚10万元的Dicky,开始用“买”满足从前因无钱无法满足的物欲,疗愈穷忙的生活,不断买来他最爱的菲林相机和黑胶唱片,物欲逐渐变成重量。

直到有一天,Dicky腰痛起不了床才知道大件事,母亲帮忙打999求救,连离开家门也由救护员擡上白车。他过去曾有腰患问题,以为正常不过的职业病,后来确诊“椎间盘突出症”,脊骨之间软组织突出,压著神经线,严重可引致半身不遂。此症状在香港非常普遍,因姿势不正确、脊骨长期受压受重而引致。

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会感到腰痛、背痛,疼痛甚至扩散至股部、腿部或蔓延至脚部,不能久坐或久站,站立或走动都会加剧疼痛的感觉。椎间盘突出严重者亦会发生下肢肌肉功能障碍,可能引致下身瘫痪或大小便失禁。

这是部分Dicky珍藏的菲林相机。(被访者提供)

“那几年我的转变好大,什么也做不了,行不到山,工作停下,想法好灰,好抑郁。对前女友说不如分开,觉得自己未必能复原,跟著自己未必有好结果。”Dicky那年几以拐杖代步,三十多岁的身体霎地与老人无异,唯一可做就是专心治疗。

人生减磅 无物一身轻

“我条腰伤过,不想再重复那种痛苦,常觉得是部相机害苦自己,它很重,是一种负担,觉得不应该再Keep住。”舍弃物欲的念头像由许多小念头所引发--患病是大诱因,另一方面也因他思想受常霖法师的影响。出家人身无一物,法师说过:“需要和想要是两回事。”令Dicky开始思考,究竟收藏品是自己“想要”,或是“需要”呢?想要是无止境的。“究竟四十多部菲林相机是需要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呢?一个人明明无法用40多部相机,满足过了,享受过了,不如放售出去。”40多部是“想要”的数量,最后他剩下了一部单反菲林相机和两部傻瓜机,这才是“需要”的数量。

“其中一部海鸥机我第一次出粮时买来,很有纪念价值,放售时不舍得,但想到,所有的不舍得不过一刹那的欲望,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你问我是否不舍得,不舍得啊,但都是一刹那。”Dicky说。

Dicky说自己不是菲林相机迷,也不是黑胶唱片迷,自觉理性的消费者,该选择舍弃过多的物欲。(梁鹏威摄)

思维上受常霖法师影响,现实上则受人生新一页影响,他与女朋友刚搬出来住,离开细小的房间搬去宽敞的村屋过新生活,他没再做婚礼摄影,做回朝九晚五的IT工,收入大减,让生活扳回平衡,不想再任性地沉迷生活上无关重要的物质。“地方很大,留点空间给女朋友放衫放高跟鞋,早几天女朋友捐掉六大袋衣服。”Dicky笑说,如今的他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可以拥有这么多数量的物件--例如一百双高跟鞋、几十部菲林相机、过千只黑胶唱片及衣服多到连续三个月衫款都可以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