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专题】本地国际芭蕾舞比赛 发掘舞蹈人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把努力练来的成果于舞台上发挥并获得肯定的机会又有多少?在本港举行或本地举办的公开芭蕾舞比赛屈指可数,其实孩子想以舞蹈技巧获得审评、奖学金,甚至往外国实习的机会并非不可能的事。舞蹈家钟咏贤早已有筹办一个国际芭蕾舞比赛的想法,而迦南之星国际芭蕾舞大赛(SCDIBC)由她主力策划下已举办至第四届,每年参赛者不乏来自香港、美国、台湾、韩国、北京等地,每届的评审更是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名师前来,如有前皇家芭蕾舞团团长及前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团长Stephen Jefferies、环球芭蕾舞团董事长及环球文化基金会主席文勋淑等在国际芭蕾舞坛上具一定成就的舞者担任评委。摄影:龚慧
从来没有最叻那个,只有适合的那个。在这个社会,我希望艺术能够启发每一个人,寻找内在的你。
钟咏贤18岁才正式学跳芭蕾舞,在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获韩国环球芭蕾舞团垂青加入舞团,其后亦先后往加拿大、台湾担任客席演出,最后加入香港芭蕾舞团任群舞领舞员,演出多个重要剧目及于历年来获取多个奖项以表其成就。创办舞蹈学校后,她于4年前开始举办迦南之星国际芭蕾舞大赛,希望把香港芭蕾舞推向国际水平。她说:“这个比赛就是让外国的director 了解、认识你,认为你是适合的那个。”她指出,跳舞是一种艺术,而在一个群舞中,需要不同性格、身型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各方的配合才可完成一出精彩的舞剧,因此她认为“从来没有最叻那个,只有适合的那个。”
比赛为何叫迦南之星呢?
钟咏贤解释说,迦南美地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是孕育美善之人的福地;“星”的意义在于舞者所追求的一个艺术境界。“星”是永远捉不到,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舞蹈艺术亦是难以达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她希望透过每年的比赛,发掘舞蹈的人才,让她们透过舞台认识各地的舞者外,亦可透过比赛获得奖学金或被其他外国舞团选中为合适的队员,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