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是谁︰约翰与精神评估师的智慧角力战
撰文: 黄飞鹏
出版:更新:
所有证件上记录的都不过是一个名字、日期和号码,而从来不是一个人。
书中主角,名约翰、男。但现在的他却同时拥有好几个名字、身分。现在的他叫作丹尼尔。自他18岁成为少年犯后,不停的改名换姓,准确来说,他创造出每一个自己新的名字。走到墓地找不同原因死难的父母,把他们能拥有的家族史靠着在图书馆的旧报纸反复阅读而记下,尝试在拍卖过程中投到他们家族有关的任何物件。甚至高技巧地拿旧版图书中的空白页,用古董打字机帮自己“重新再出生一次”,这新做的出身证明有着一个由约翰决定的名字。
一个亲切又能一下子忘记的名字。
但偏偏约翰却有着不论换多少次名字都不能摆脱的头痛,这次丹尼尔的这个身分甚至因进食过量的头痛药,令约翰要用丹尼尔的身分,去面对一个由精神评估师的审评,检查“丹尼尔”是不是有自杀的倾向而决定“丹尼尔”是否需要进入精神病院。而故事就开展在约翰一边以“丹尼尔”身分回答精神评估师的提问,一边又把约翰自己如何走上这多重身分的路上的自述,交错发展。
多重身分的谜局让我想起被改编成电影的法兰克.艾巴内尔自传《Catch Me If You Can》,但更精彩的地方是在约翰与精神评估师之间的角力。约翰一直留意着精神评估师的每个小动作,就像精神评估师也同时留意他一样。而过程中约翰要以自己是正常人的状态导向整个讨论,不让精神评估师察觉到任何身分和行为上的漏洞。故事发展至最后,约翰走不下去这欺骗之路—偏偏就是我们建立关系的最基础,而又是他解决不到的法门—一切有关爱的所有选择。所有人都能骗过,就是骗不过自己爱的人。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