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止境 陷于情绪勒索的困局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电影《圣荷西谋杀案》的女主角阿玲出身贫苦,为了定居美国而下嫁给年长的邓先生,被迫履行妻子和媳妇的责任,这段婚姻关系叫她透不过气。后来遇到她认定的心中所爱,将感情倾注于这个男人身上,强烈的爱欲演变成情绪勒索的表现。阿玲由一位情绪被勒索者,之后渐渐变成一位情绪勒索者。

“情绪勒索”,英文是Emotional Blackmail或是FOG,后者的含意是Fear恐惧、Obligation义务、Guilt罪恶感,三个英文字的字母缩写。这个词汇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Susan Forward提出。情绪勒索的构成必然同时存在著“情绪勒索者”及“被情绪勒索者”。情绪勒索者会向被情绪勒索者施以责难、胁迫、自怜或发怒等手段,牵起被情绪勒索者的罪疚感,为了缓和对方的不快、减低自己的惶恐,唯有就范附和。

情绪勒索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情感关系上,包括父母子女、同事、伴侣或是朋友之间,除非一方醒觉或是关系的转变,否则,情绪勒索的行为只会反复发生。一般而言,情绪勒索者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情感缺失的遭遇,如被遗弃、被欺负,因而形成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的性格特质。被情绪勒索者多是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形象低落、欠缺主见。其实两者同样是内心脆弱的一群,所以,被情绪勒索者也会成为他人的情绪勒索者。

情感牵动情绪,随时成为情绪勒索者而不自知。

“无我”爱恋一族

电影《圣荷西谋杀案》的女主角阿玲在婚姻关系中,正正是一位被情绪勒索者,直至她遇上当黑工的阿Tang,尝到真爱滋味,希望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所以她将阿Tang视为人生的唯一志向,加上阿玲在缺乏爱的环境下成长,过著半工读的日子,还要代替一对烂睹父母照顾家中幼小,导致她不容易相处、咄咄迫人的性格,种种因素造就她成为一个情绪勒索者,向阿Tang施以情绪操控的手段。

感情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课题,当一段关系经过年月的累积,变得亲密和稳定,彼此的相处就会少了一重新相识的尊重,往往会提出忽略对方感受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成为二人之间的情绪主导者。被情绪勒索的一方,亦会习惯成自然,最终变成“无我”一族,跟另一半相安无事,白头皆老。相反,被情绪勒索者,也有可能承受不了情绪上的过度支配,像阿玲和阿Tang,为了脱离被操控而狠下杀著。

说到底,缘份的结合,是二为一体,要留住对方的心,并非单靠强势去支配伴侣。要维系一段健康而长久的爱情关系,中庸之道方为上策。

暗藏密码 赢戏票

香港01将会透过各大频道,每月发布两篇电影《圣荷西谋杀案》系列文章或影片,大家只要在这十四篇内容中找到“Fatal Visit”印章出现总数,并于最后回答相关问题留言,就会有机会获得由潘源良执导,蔡卓妍及郑秀文主演电影《圣荷西谋杀案》换票证或首映礼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