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同行】不要塑胶玩具 手作妈妈:小孩子也可靠双手创造生活
我不爱发光发声的玩具,尤其是那些塑胶玩具,颜色较为鲜艳,时常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反而会令他们不专注,过度刺激他们的观感。我会做手作,自己整布偶、玩具,让她明白生活的用品、玩具,不一定用钱才可买回来,也可以靠自己双手创造生活。
妈妈手制玩具 小孩更会珍惜
“呢个系我整。呢个系妈咪整。呢个都系妈咪整。”
4岁半的豆豆在家中四处走动,每看到一个手作玩具便向我逐一说明,像是在炫耀着自己及妈妈的成果一样。原来,豆豆家中的玩具几乎全部都是由妈妈Jojo亲手制成,不同颜色的羊毛布偶、手织羊毛球、甚至连盛载玩具的籐篮都是她亲手织成。看见不同类型的玩具都是人手制作,记者已甚惊叹及佩服。仔细一看,玩具并不马虎,亦没走样,手工精致之处,更可见妈妈的心思及功力。
摄影:叶璋时
妈妈Jojo笑说也许自小也是看妈妈做手作,耳濡目染下,平日也会制作不同的生活用品,如散纸包、颈巾等。不过自她了解华德福教育法后,更投入手作活动。简单而言,华德福教育法就是注重孩子自然发展,小朋友应亲近自然之余,亦主张“慢学”及重视孩子的创造力、想像力。因此,小朋友的玩具都是以天然的玩具为主,如木、羊毛制品、丝巾、布等等。自妈妈手制玩具后,她发现豆豆因为知道玩具是她一手一脚制成,因此更会珍惜地玩耍,不会随意扔掉。
活泼小跳豆 做手作学会坐定定
当妈妈Jojo愈做愈多工艺品时,更发现手作的两大好处:“她会知道原来有好多事情都可以用手做,不一定是用钱来买。我们是可以靠自己双手创造生活,这是她终生受用。另外就是她学会专注的态度。幼儿阶段的小孩会模仿成人,当我注专做手工时,她会模仿我。而当她做手工时,便学会专注。”原来,豆豆平日较活泼跳脱,时常走来走去,定不下来,但当她决定要用手指织毛线时,便专心安静地坐着。妈妈说:“有一次,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做手作,她便问我为何不做手作?当时我发觉原来这事情已融入她的生活。”
一些对小朋友发展有正面影响的事情,并不用宣之于口。其实,只要妈妈专注并乐于投入一件事情中,这气氛及状态便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小朋友,并刻印在他们的记忆中,又何需特地说教呢?
为何公仔没五观?
华德福的布公仔大多是设计及色彩都很简单,并没有花巧的图案及网饰。最有趣的是没有五观,最多是两点为眼睛。原来他们会用布偶配合不同的场景来说故事。公仔无表情,因此不会受任何情绪的限制,可利用公仔说出开心及不开心的情绪。
另外,小朋友喜欢创作故事,如公仔有表情,便有机会使他们不能全情投入故事之中。最重要的是小朋友要学会注重故事本身,而不是因为公仔很美而阻碍其想像力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