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Tee共享。有片】一人救八千件跑衫 搞环保平台不烂尾3要诀
三年来,经黄健裕(阿裕)手“拯救”的跑Tee超过8000件,8000实化为图象,该是一座小山般高,可以压得死人,富裕城市物资过剩的画面。“跑Tee共享”平台九成运作由阿裕亲力亲为,他像任何一个繁忙的香港人,要返工,要休息,也有自己的兴趣嗜好,小山没压死他,三年来平台运作良好,一袋又一袋的跑Tee借平台续命,不用成为垃圾,阿裕做的过程没有把自己报销。不是没有听过谁热心搞环保事业,最后被那堆源源不绝的物资搞垮自己,烂尾收场,热心不是成功之道,背后能畅顺运作的理路才是。后来知道阿裕正职做社工,大学主修化学,明白为什么他一个人搞环保平台不烂尾。
“跑Tee共享”facebook专页由黄健裕(阿裕)于2014年开设,呼吁跑友分享未开封、全新的跑衣,再透过本地和外地团体,将跑Tee分享到有需要人士手上。
有关黄健裕和“跑Tee共享”的故事,请看:
听阿裕说话,你忍不住问他有没有理科背景。原来他主修化学,思考清晰,合符逻辑,也懂得计算效率。讲到平台的运作,他好像一直计一条满意的方程式,把“=”符号的两边都拆掂佢。他还有社工的背景,做过扶贫工作,对捐赠物资的运用及物流了若指掌。他的心法有二者的影子,他雀跃有人问他细节,它像一条由他自创的公式。阿裕把它限制在一个人处理到的范围以内,不打乱生活节奏,也贡献少少为地球减废。他的分享更像心法,如果你想搞一个环保平台,见效果而不想烂尾,有什么需要留意?
如果阿裕一人只救了“跑 tee”,或者其他有心人可以试救其他。
心法一:先找“出路” 有出有入保持畅通
“在香港,回收物资不困难,一呼百应,扩充到十八区一定回收好多,前半段好多人愿意帮你,然而后半部分呢?你找到散出去的渠道?没有出口,物资越堆越多哪里储藏?收跑衫前,我先联络社福机构、学校、教会或民间组织,如源慈善基金会、善导会、BAMS等,他们定期运送物资往中国内地、柬埔寨、缅甸等地,他们也会主动问我拿全新跑衫,每次几百件。必须确保有‘出’你才‘入’,畅顺就不‘淤塞’,见过不少搞环保的人不知道物资的出路,久而久之处理不了就放弃。我家小小的窗台就是仓库,收取的份量会限制在几百件以内,每次收集几百件,刚好装得满一个大箱,自己处理到,也自由一点。”阿裕强调:“没咁大个头,不要戴咁大顶帽。”
心法二:不乱派 不扔落回收箱
忍不住问阿裕,最简单不是应该扔落二手衣服回收箱或者周围派给街坊吗?为什么搞个平台?原来他一早考虑过,知道不可行。
“因为跑衫价值太低,比起短衫短裤的价值还低,如果是二手,价值低多一级,你扔落二手衣物回收箱,有机会俾人当垃圾扔掉。做过衣物回收,就知道高价值包括女装、冬天衫、男装裇衫等。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跑衫价值只在于其纪念性,你出街买,成本价十蚊就有一件,如果没有纪念性,跑衫本来就是好低价值的衣物。阿裕希望在它价值降低前救回它,叫捐赠者保留全新跑衫,量少但精致一点,当作礼物或心意,送到最有需要的人手上。”
“在街上乱派,当然散得快,你见街上派扇派福袋,穷人或中产都一哄而上抢著拿,落在没需要的人手上,用一两次最后又变垃圾。香港人喜欢向露宿者派物资,但其实好少人穷到没有衣物著,连露宿者也没有办法消耗你的衣服。大家不断把不要的东西推给别人帮你消耗,心态也不好。捐得容易,太畅通无阻,大家不懂反思,也不容易意识到浪费问题。捐赠上设限制反而更好。”
心法三:不干扰日常作息 可持续最重要
阿裕热爱跑马拉松,也有一份正职,他坦白说,把假日留予家人及自己,星期六日绝对不会做平台的工作,他习惯安排放工、返工或午饭时间在地铁站交收跑衫,尽量用闲置资源。“做环保平台,要平衡到自己生活,贡献少少,可持续地做下去,不想burn out。”这点比一切更重要,人不是齿轮,要“可持续”地做下去。一人所做好像微小,也因为有理念支撑,继续做下去,阿裕强调:“不想将自己谂到好伟大,影响到少少人就够。”
“做到的只占整体1%,一星期大小比赛报废掉的跑衫多过几年处理的份量。传递讯息更重要,教育大众,珍惜资源,把物件用尽和用得好,希望大家意识问题,即弃文化对环境影响深,扔入回收箱也不是最好的做法,所以我宁愿做讲座,直接解释,大家听得入耳,由自己做起,扩大环保族群。也希望大家加入我们,一同发展计划。”阿裕想到,如果由一人变成一个团队,计划发展得更好,他期望有心有热情的“队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