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立冬】立冬时冷时暖有三“藏” 藏精藏气藏神宜早睡

撰文: 尹淑君
出版:更新:

立冬是一年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在每年11月6日至8日时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历书如此记载:“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也。”其中,“冬”有“终”或“冻”的意思,故“立冬”到来,便是代表冬天来临,是说秋季农作物全部收割完毕收藏入库,以及动物准备冬眠的季节。

秋天蚬变得肥美。(资料图片)

古时立冬日天子祭天

不过,“立冬”未必会因此而变得非常寒冷,反而时冷时暖,因为有时会连续出现几天大太阳,令天气变得炎热,所以换来“十月小阳春”之称,而明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之日。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重要的节气,而古代把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时水已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而三候是指野鸡类大鸟在海边捕食肥美大蛤。

此外,古时立冬日,天子还会率百官于北郊举行迎冬之祭。其中,《礼记·月令》便记载:“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冬于北郊。”反映冬天是感谢天地赐予、展开慈悲胸怀的季节。

饺子发音是“交子”谐音,代表“交子之时”。(资料图片)

北方立冬习俗吃饺子

民间针对立冬也有不少预测天气的俗谚,例如江南地区流传“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北方就指“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或“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闽南地区就说“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或“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干土”;还有客家人指“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饮食习俗方面,北方就有立冬日吃饺子的习俗,由于饺子发音是“交子”谐音,代表“交子之时”,而立冬就是秋冬季节之交,故而在此年节交子之时吃喜爱的饺子应节。

在如此的节气下,养生也有特别原则,原来是要遵从一个“藏”字,须注意要藏精、藏气、藏神,生活上更一定要早睡,才能补养阳气,否则便很易扰动阳气,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身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