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深港家庭情侣团聚一刻感人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预约秒爆满

撰文: ShenzhenWeekly
出版:更新:

1月8日香港与内地正式通关,口岸广场张灯结彩,大批媒体都在现场记录历史性的时刻。如今香港通关已多天,“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阔别1000+天,终于团聚了

在这一千多天的时间里,对于一部分的人来说似乎没有那么难熬,只是偶尔想念香港,偶尔期待通关。

但对于隔绝两地的深港家庭和情侣来说,这是他们分别的第3年。这一次无数河对岸的家庭终于团聚,不再需要在工作和思念中抉择,以后的每一天都能相见。

点图看看深港家庭情侣重逢的画面及更多相关照片:

+15

香港+深圳,有趣的玩乐更多了

香港通关后,深港两城就像加了一层buff,周末的游玩选择更多了,可以品尝更多的地道美食,以后去香港看演唱会、电影或是看展也很方便。随着深港两地交流越来越来越密切,最近,也有6位香港艺术家将他们的艺术作品带到了深圳,作品观赏性和互动性很强,过年留深的朋友,不妨就去看一看吧。

来自香港的艺术家作品 也到深圳了

2022年12月30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香港、澳门合办的重点艺术文化盛事“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从北京站移师到深圳展出。其实早在1月初Weekly就给大家整体地介绍过这个展览,但据说近期每逢周末预约爆满。为了给还没来得及去看展的朋友“解馋”,Weekly将个人最喜欢的香港板块部分拎出来,带大家先云游一次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香港板块。

【相关图辑】过关曾是日常 因疫情彼此疏远 如今深圳人是怎样看待香港的?(点击放大浏览):

+40

香港策展:以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为主题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以“感知之维” 为主题,聚焦“艺术与科技”,分为香港、澳门、内地三大板块。而香港板块以感知之维——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为题,作品意在体现自然与人,人与人的互动,再到内在自我的反思。来这不光只有拍照,也可以仔细品读作品背后作者对科技与生活的思考。

6位艺术家6组参展作品

香港板块由陈家俊、张瀚谦、董永康、黄智铨及组合叶韦瀚和陶芷琛6位艺术家带来的6组作品组成。其中两件作品可以亲自上手体验,无论是拍照还是单独逛展,这个板块都值得一看(如欲浏览作品照片请点进文首图辑)。

张瀚谦《Cinemorpheque》

张瀚谦,是一位以新媒体艺术装置和前卫电子视听表演闻名的艺术家,这次的作品以香港电影的春夏秋冬为灵感,用来自生成对抗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学习超过一万张季节性图像,而生成虚拟季节变化的变形视觉。观众可以将手伸到圆环当中,控制和感知荧幕中的季节变化,喜欢拍照的朋友也可以用荧幕当背景,记录下自己和身后的视觉碰撞。

【相关图辑】团聚不一定在香港 港爸毅然到深圳定居:为了家庭必须有人作牺牲(点击放大浏览):

+9

叶韦瀚、陶芷琛《樗树之用》

作品模拟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未来丛林,只有一棵天堂树苗在荧幕中间轻轻摇曳。当观众走入作品空间,天堂树苗会根据人的流动而茁壮成长,与此同时,周围的其他物种也会随之凋零。艺术家叶韦瀚、陶芷琛创作的《樗树之用》,以沉浸式参与的方式阐释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或许只有我们在局外静静观看的时候,这片丛林才会越长越旺盛。

陈家俊《候鸟》

你知道吗?候鸟每一年的南飞都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随着气温降低,候鸟群们需要越洋飞越1万公里以上才能到达新的容身之所。艺术家陈家俊将候鸟南飞以机械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为候鸟们注入无限的飞行动力,也算是用新的方式,帮助候鸟过冬。

黄智铨《相距》系列

艺术家黄智铨一直以来都积极探索科技和个人情感结合的可能性,这次带来的《相距》系列一组一共有6件展品。展品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眼神摇摆的装置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短暂交流,有的互相排斥、有时相伴而行,就像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一样,对下一刻的变化都充满着未知。

董永康《i/i》

作品《i/i》包含两部由高处垂吊的两台自转荧幕组成,荧幕里播放着艺术家对镜凝视自己的视频片段,两块荧幕中的画面就像双胞胎一样,只有安静等待荧幕转到特定角度的时候,才会发现视频中的差异。

董永康《一百次跳跃》

《一百次跳跃》是艺术家董永康在展馆中的第二件作品。系在马达上的胶带不停地抽打电视屏幕,荧幕中艺术家的双腿不停地跳跃避开,就好像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联动,即使置身其中也分不清一百次跳跃还是一次跳跃的循环。

【本文获“ShenzhenWeekly”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hkmaimai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