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减废|营养愈丰富愈易出事? 专家教路如何挑选临期食品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近期,内地兴起购买临期食品(即快将到期的食品),消费者既能省钱,又能避免食物浪费。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也是不少中青年群体以外的消费者“观望”临期食品的最大顾虑。到底哪些类型的临期食品可以放心购买?临期食品市场监管又是否需要加强?

位于上海外滩的临期食品专卖店,店内商品都有优惠折扣。(视觉中国)

干燥类、不易变质的临期食品可优先考虑

《南国今报》报道,中国肉类协会首席专家张子平提到,市场上有部分售卖场的临期食品货柜中存在生熟不分开、不同种类食品混放、不区分不同食品的适宜贮藏温度等现象。

他指出,商家应依据食品包装上标注的贮藏条件,包括温度、光照、卫生等,分开摆放以防止交叉污染和变质,不能将所有的临期食品都摆放在同一个货架上。若能够提醒消费者购买后如何保存,是否适合“囤货”等注意事项就会更加好。

张子平建议,瓶装的蜂蜜和真空包装的咖啡粉都是不易变质的食品,只要存放得当,在保质期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真空和充气包装的食品如大米、膨化类零食,由于水分含量低,属于干燥类食品,即使快将到期也能安全食用。

相反,营养丰富的临期食品,例如肉、牛奶、豆制品,因为容易滋生细菌,要尽可能少买;若购买后不能一次食完,就需放入雪柜内存放。此外,市民应注重临期食品的营养,以临期饮料为例,通常都没有安全问题,但要避免因有折扣优惠就多买多喝高糖饮品,尤其建议儿童少喝。

临期食品市场应加强监管

今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当中提到“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虽然购买临期食品可以省钱,但在网上不时有消费者留言称食品有问题,比如朱古力融化了等等。有网民留言提醒其他消费者,不要看到“临期”就下意识觉得便宜,导致冲动消费。

同时,临期食品市场上仍存在有不法商家涂改包装上的日期。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消费者应该在正规商店或超市购买临期食品。若怀疑食品标签被涂改,可致电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或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

针对有卖家保存不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张子平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直接到库房和店面检查,同时要细化对商家处理食品的要求与处罚标准,“比如一些肉制品一旦达不到贮藏温度,微生物就会超标,直接吃会导致腹泻,因此必须要严格要求、并加大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