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认出6千万年前化石 粤小学生助博物馆挖出11枚“恐龙蛋”
近日在广东河源,9岁小学生张仰喆与其母亲在东江大桥岸边游玩时,意外在断桥附近的护坡上发现并辨认出1枚疑似恐龙蛋化石。河源恐龙博物馆获悉后,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发掘,暂时挖出一窝共11枚距今66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
据陆媒报道,张仰喆母亲称,23日上午她和儿子到东江河边游玩,打算与今年被洪水冲毁后断裂的东江大桥合影留念时,张仰喆在附近斜坡上的泥土里发现一个蛋壳,于是大喊“妈妈这个好像是一个恐龙蛋壳。”此外,在发现蛋壳化石的斜坡往上约80cm处,张仰喆在红砂岩层中又发现了一枚圆形的恐龙蛋化石。
随后,张仰喆母亲通过朋友联系到河源恐龙博物馆,寻求帮助。河源恐龙博物馆接报后,与警方一同赶赴现场,并在随后的发掘中,从地下60至70cm处挖掘出一窝共计11枚“石蛋”,每枚直径约9cm,最终确认这些“石蛋”确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估计此处可能不止这一窝恐龙蛋,未来还将在桥基处进行重查与进一步挖掘。
据悉,此次包裹恐龙蛋的红砂岩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形成,因其土壤呈红色而得名。从出土的这些“恐龙蛋”来看,应属于白垩纪晚期。
河源恐龙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黄志青表示,此次发现11枚恐龙蛋化石的位置曾修筑房屋,导致土石松软。经过泥水冲刷腐蚀,蛋壳依然保存下来直至完整出土,非常难得。至于此次出土的恐龙蛋是甚么属种,暂无定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河源有“中华恐龙之乡”的称号,近年来出土形态各异的恐龙蛋化石,具有丰富的科研价值。对于当地人而言,辨识恐龙蛋化石和恐龙骨骼化石也是一门从小学会的技能。
张仰喆母亲事后也表示,就在不久前的博物馆日,孩子刚刚在当地的恐龙博物馆见过形态各异的恐龙蛋化石,展出的除了有完整的还有破碎的蛋壳化石,所以这次他能一眼就认出来。
另据此前陆媒报道,早在1995年,4名河源中学生曾在工地玩耍时发现了一窝化石蛋,他们发现有些石头表面有凸出的圆球,像是看过的《恐龙战士》书本里所说的恐龙蛋,就告诉了其中一个孩子的父亲。后经省文物考古所两名专家现场考察判断,这是一窝恐龙蛋化石。
此外,在去年4月19日,河源市区大同路改造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马路下面的红砂岩层中,也挖出一窝恐龙蛋化石。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