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辑】清华大学校园内现95座明清古墓 墓坑人骨清晰可见

撰文: 彭琤琳
出版:更新:

近日,清华大学校园内施工现场发现古墓群,共有古代墓葬95座,目前已经发掘完成16座,初步判断为明清时期的平民墓葬。在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古墓派”因居住古墓而得名。而内地多间高校此前也曾经挖掘出数处古墓。此次清华大学发掘出古墓群,有网民将之戏称为“清华大学正式加入高校界的‘古墓派’”。(图源:视觉中国/人民日报/微博)

清华大学近日在校内发现古墓群,共有古代墓葬95座,目前已经发掘完成16座,初步判断为明清时期的平民墓葬。由于发掘工作还未结束,也有消息说是87座明清墓和5座汉墓,精确数字有待进一步发现核实。
据介绍,发现古墓的地方就在清华校园内人流密集的第六教学楼北侧,正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新建项目需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其后发现古墓群。
现场可以看到探方和墓坑中的人骨。
现场可以看到探方和墓坑中的人骨。
现场可以看到探方和墓坑中的人骨。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发掘是按计划进行的,除了骸骨外还有铜钱等物品被发现。
由于暂未发现陪葬品,具体考古价值大小还有待确认。
古墓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的消息传出后,校内很多同学趁休息时间赶去现场观看,紧邻的第六教学楼里也有很多同学在视窗眺望和拍照。
据悉,这不是清华园内第一次发现古墓,过去也曾在多次校内施工中发现古墓。上世纪50年代建设静力试验台、90年代兴建大型结构实验室时,都曾发现单个或成群的古代墓葬。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清华校园历史上是一座清代皇家园林,西部称近春园,东部称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清外务部为游美学务处上奏获得此地建设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1913年清华学校将近春园等地并入,发展成为今天的清华大学。
中山大学:内地多间高校此前也曾经挖掘出数处古墓。2019年1月6日,中山大学南校园一处基建工地传出消息,在施工现场发掘出古墓。
中山大学: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确定,此次发掘共发现13处墓葬、1口水井,其中东汉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
中山大学:因古墓发掘地位于食堂项目工地,有学生开玩笑称“自己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2017年,该校的一建筑工地发现古墓,为汉唐时期的中小型墓葬群;汉墓出土文物有汉五铢、大泉五十、铜釜、铜环、陶罐、陶仓、陶奁及铁剑等;唐墓出土有塔式罐、陶俑及青石墓志等文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校园下面藏古墓的消息传开以后,有同学调侃说,“上课如上坟。”“没想到我在古墓上睡了四年,难怪夜晚我都不敢起床上厕所。”
南京大学:1972年,南京大学校园内曾经挖出过钟楼遗迹,而下面还隐藏著一座帝陵级别的东晋大墓。曾有学者根据入葬年代、女性附葬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南大北园东晋墓的墓主,很可能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除了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内,在近几十年来都曾有古墓出土。图为南京大学北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