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给港人反向代购 38岁外卖员:以前香港是风向标,现在相反

撰文: 许祺安
出版:更新:

“港人北上消费”、“香港人买爆深圳”现象频繁受到关注,港深“反向代购”更成为潮流。微信公众号“极昼工作室(media-fox)”,日前专访在深圳经营“反向代购的”外卖员们,他们有一些是原本的资深“港代”(香港代购)顺势转向,也有深港通勤的打工人和学生兼职;还有被裁后的失业中年人,以及寻找工作机会的宝妈。

地铁上有不少经营“反向代购”的宝妈。(微信公众号@极昼工作室)

文中指出,消费潮流转向背后,展现了两地市场与生活的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出过去几年跨境电商和免税店日渐成熟,传统香港代购的价格优势几乎不再存在。一名38岁离职电商营运,现在转作“反向代购”的外卖员分享,自己还记得小的时候,穿的衣服,吃的零食,用的药,流行的文化,都香港的,那边走在潮流线上,他回忆,“小时候就喜欢香港亲戚回来,嘉顿饼干、元朗蛋卷、蓝罐曲奇、出奇蛋、大班冰皮,都是印象很深的牌子,都好吃。”

但他直言,现在生活中的创新,是大陆很多,香港跟风,“小时候香港是风向标,现在反过来”。亦有不少现在专职做“反向代购”的外卖员,认为这个行业可以长期发展,成为新的创业项目,“只要需求存在”。

深港“反向代购”泪与汗:搬两大箱逼港铁跑匀全港 4日赚这个数

+34

23岁毕业生:曾是跨境学童见证香港代购,没想到会有“反向代购”

有一名今年23岁的毕业生正在经营反向代购,“我们固定人员是3个,新招了两个长期的跑腿,其他的都是短期的或者兼职。我们现在尽量找香港身份证的跑腿,因为你如果不是香港(身份证),其实在法律上是不太允许的(无法频繁地在深圳和香港跑)。”

他介绍,有的跑腿以前也是做运输,大学生兼职也有。“他们跑一天280块到300多这样子,拿多拿少都是这个价格,如果比较远也会有相应小补贴。”

他回忆,自己在当跨境学童期间,特别流行香港代购,比如化妆品、香港的药品,那时根本没想过有一天内地这边反向带过去香港。

香港有许多跨境学童。(资料图片)

目前他的顾客有两个微信群,顾客一般是上班族或者宝妈,有时可能会点盒马或者山姆代购,有的可能只是单纯点外卖。

收费方面,30元以下收20元跑腿费,100以上收(物品价格的)25%,“目前我们像荃湾线、屯马线(这类)偏远地区的客户比较多,因为东铁线比较靠近内地,东铁线的客户可能会去选择一些更加便宜的团队。”

配送分地铁交收、专送两种,专送一般都是400块起。“如果需要送上门,可能会加些路费。跑腿小哥上第一个站点开始,我们就能比较准确预估时间点,会把时间表发到群里面。”

他介绍,一开始他们只经营东铁线和屯马线,但后来发现这些其他跑腿代购也在做,“一定要整个港铁路线图都能覆盖到”;我们还租了一个工作室,之前选择在福田口岸外卖架让深圳的跑腿员统一接收外卖,但后面人太多了,人家坐的地方可能都放了外卖,就不让我们在那边接收了,另外下雨也不太方便。

23岁本科毕业生在福田租了一个办公室摆放反向代购的商品。(微信公众号@极昼工作室)

他表示,(做‘反向代购’)能让更多香港人接触到内地美食,有一种满足感。有一些品牌,香港应该吃不太到,能够让他们接触我觉得也是挺新鲜的。

34岁资深“港代”转做反向代购

今年34岁资深“港代”介绍,自己高中毕业就来广东了,2012年开始做香港代购,“有段时间港代很火,应该2014年、2015年,一年十来二十万能赚得到,当时,我在龙华富士康打工时才3500块一个月,还要加班。”

他介绍,(以前做港代)淘宝卖货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冲销量,奶粉只要拿得到货就卖得出去。现在很多电商转型做直播,需要大量资金去搞,不是一个小店舖可以撑得起来的。2020疫情第一年的时候还可以维持生计,第二年更严重了;后来把最后一批货处理完,疫情都快结束了,也亏了钱。

过去有不少“港代”上水奶粉零售店职员称,零关税措拖未有影响生意额。(胡家欣摄)

他回忆,2023年中港通关了,“我去了解行情,以前香港的奶粉是很便宜的,从药房买过来,然后给别人代工费还有得赚,但现在比去海南免税店买还要贵,完全没法做。”

他表示,过去香港代购主要服务的是大陆人,“反向代购”主要服务的是香港人,工作节奏不一样。以前的话就是想著没货怎么办,现在烦的就是要快速配送,“香港人时间观念很重,有的客户送迟到了,第二次他就不会点了,因为他觉得你浪费了他的时间”

他认为,内地人选择性比较多,“他们会在淘宝上货比三家,香港人也会,但比较喜欢做熟。而且香港人很少讲价,因为香港比深圳节奏更快,没时间去讨价还价了。”

此外,他也称赞,香港人基本上都很大方,“看你做得好,基本都会给小费,还给饮料喝,毕竟送这么远。有人看到你过节还在送还会发红包。”

▼ 山姆超市成为港人心头好 ▼

+5

38岁前电商营运:香港很多东西还是很落后的

今年38岁现在专职做“反向代购”的外卖员介绍,自己今年4月份开始试水跑腿。他回忆,以前是做电商运营,“整天坐办公室,无效会议很多,繁杂的事也多,现在这样比较自由。”

他回忆,记得小时候家里很多亲戚在香港,“香港吃的、用的贵得离谱,周日去跟朋友吃个饭,没什么东西量又少,味道不行,服务态度很差。”,因此他能理解港人北上消费,“人均200(元),去深圳‘吃到吐’,也有很多人需要反向代购。”

01连线|穿梭地铁日赚百元 跨境学童母做反向代购:获利超过港代

他认为,香港年轻人比较迷茫,“大多想著有条件就往外跑”。此外,他观察,“香港很多东西还是很落后的,有些我们这边热度过去了,香港开始流行。我有个表哥开公司做外贸,经常让我帮他在这边找产品,比如之前他让我找自发热马甲,都早几年的产品了,他们说很火,香港很多独立购物平台卖得很好。”

“现在生活中的创新,是大陆很多,香港跟风,反过来了”,他回忆,“我还记得小的时候,香港是风向标:穿的衣服,吃的零食,用的药,流行的文化,都香港的,那边走在潮流线上。我小时候就喜欢香港亲戚回来,嘉顿饼干、元朗蛋卷、蓝罐曲奇、出奇蛋、大班冰皮,都是印象很深的牌子,都好吃。”

北上求医|深圳陪诊员月入过万:通关后港客暴增,照肠胃镜最热门

+3

此外,他还发现自己常常接到帮忙港人的单,要求他帮忙拿药,ㄣ这边(深圳)带过去的药,有吃了护眼的,护牙齿的,可能看医生开药便宜吧。香港人很多过来就诊,香港做手术,公立的有免费的或很便宜,但要排期,我表弟之前(在香港)排个公立医院手术,要排3年,后面去台湾的私立医院做的。”

他分享,接单客户里年纪不同,带的东西也不同,“年轻人是带奶茶、周黑鸭、糕点比较多;年纪大的带花、档案、土特产,还有带菜的。接触香港人多,他们其实对我们这行挺友好的,交接过程中会说‘辛苦晒’、‘唔该晒’(十分感谢),之后还会在微信发资讯感谢。”

他认为,反向代购若走得通,自己想往大了创业,“服务也是可以出售的,只要有需求”。

代购产品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