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计划|宁汉豪对明日大屿抱大决心 财政有压力、需分缓急先后
【财政预算案2024 / 卖地计划 / 财赤/ 楼市 / 辣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28日)公布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后,提到将会稍为推迟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今日(29日)被问及政府会否再有相关工程的时间表,宁汉豪强调,交椅洲人工岛项目(明日大屿)和北部都会区,都是香港未来20至30年重要土地供应需求。当中产出的土地不单承载住宅需求,对改善生活配套及经济活动而言也十分重要。
她续指,人工岛占地约1,000公顷,虽然有声音反映可以收集现有棕地作相关发展,但亦希望大众明白发展的位置亦是相当重要。当中人工岛发展不但承载交通运输,亦是可以避免骚扰现有土地持有人或业权人。加上人工岛属政府全新造地,并由政府持有,故可作出新的规划尝试,对发展人工岛项目仍然抱有很大决心。
理解明日大屿推迟 变相更多时间作部署
宁汉豪又指,明白政府现时财政有压力,故发展时需留意其缓急先后,亦理解人工岛项目推迟。认为这样可以让人工岛有更多时间就工程及融资等安排作部署。而且目前亦不需要追赶2025年底进行填海工程的目标,变相亦有更多时间作出部署。今年内会陆续推进深入的工程研究。
被问及目前市况淡静,会否趁机减少人工岛填海面积。宁汉豪表示,一个横跨10至20年的大型发展项目,不应用当前市况决定,但会陆续就不同场景进行研究。
昨日陈茂波于财政预算案提到,政府将考虑市场情况以决定推售土地的数量、种类和速度。并在未来五年,准备好可兴建不少于8万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以便适时推出市场。当中近6成的土地供应来自新发展区和新市镇扩展区,另外4成来自其他地区的政府卖地项目和铁路物业发展项目。
2023/24财年地价收入194亿 较预算减少656亿
2023/24年度地价收入为194亿元 ,较原来预算大幅减少656亿元,亦远较过去年度为少。印花税收入为500亿元,较原来预算低350亿元。未来地价收入将处于低位,2025/26年度及之后年度主要以较保守的过往20年地价收入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即百分之三点四)计算。
地价收入194亿创近15年新低纪录
早前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预计2023/24年度政府地价收入(卖地收入加补地价收入合计)只有约150亿元。不过预算案公布最地价收入达194亿元,较早前预计多出44亿元,但依然创下2008/09年(地价收入约169亿元)的近15年新低纪录。
另外,值得留意,本财年度2023/24年至今,仅仅只有3幅地皮成功沽出,只为库房带来约72.73亿元,料创2008/09年度后新低纪录。
高峰期地价收入曾连续4年破千亿
在2016/17年度至2019/20年度,政府地价收入曾连续四年录得破千亿收入,最夸张为2017/18年的1,648亿元,主要由于全年有多达31幅地皮成功批出,带动卖地收入超过千亿元,当中最贵价为鸭脷洲豪宅地王以168.6亿元沽出,由内房财团龙光集团(3380)及合景泰富(1813)的合资公司夺得,风头一时无两。
有测量师认为,地价收入重回高峰至少需时2至3年,而且政府欠缺贵重地皮,因此更需要视乎造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