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楼市全年或跌20% 足以形成金融风险

撰文: 李彤
出版:更新:

本港楼价已从去年历史高位显著回落,中原地产创办人施永青今(22日)撰文指,楼价跌幅在10月份突然加快,若然政府不及时推出稳定楼价的措施,料今年全年楼价跌幅或逾20%,届时将引起市场恐慌,形成金融风险。

他引述上周公布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按周下跌1.5%,已连跌六周,跌至只有162.31点,创五年来的新低。自年初以来,该指数已下跌12.1%。若与去年8月历史高位191.34点计,楼价已从高位下跌了15.2%;不但跌破楼市第一条临界线10%,而且正向楼市第二条临界线20%迈进,年内跌破的概率很高。

他解释,楼价在800万元以下的楼宇可做九成按揭,故楼价跌破一成,在高位买入这类细价楼的人便会落入负资产的境地。而楼价在8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楼宇可做八成按揭,故楼价跌破两成,在高位买入此类楼宇的人亦会陷入负资产的境地,变成资不抵债。

他又指,资不抵债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因代表此类小业主的资产已跌到一无所有,只余欠债。有人可能会选择长痛不如短痛,把物业卖掉算数,以免将来要“擡钱赎楼”才能把物业卖掉,此取态足以产生连锁反应,令楼价的跌势加剧。

施永青指,现实是楼价已从高位下跌超过10%,陷入负资产的小业主将会愈来愈多。如遇到经济不景,失业率上升,断供情况将会出现,导致银行非采取行动不可。当银主盘也明显增加时,楼市的跌势便会进入自我完成的阶段,亦楼价愈跌,愈多人变成负资产;愈多人变成负资产,就愈多人想壮士断臂,以割掉亏损,于是又造成楼价进一步下跌。

他认为,此趋势现在已渐见明显,各区楼价的跌幅在10月份突然加快,尤其是一些热门的屋苑如太古城、沙田第一城等,单月已跌10%以上。个别极端的例子更跌近两成,料情况将会进一步向较冷门的地区蔓延。

施永青建议政府第一时间推出稳定楼价的措施,以免楼价跌势失控。(廖雁雄摄)

倡动用强积金买楼

他认为,如果政府不及时推出稳定楼价的措施,第四季楼价的跌幅就可以等同前三季跌幅的总和,导致2022年全年楼价可以跌逾20%。若然真的出现这样的跌幅,足以引起市场的恐慌,并形成金融风险。

故他建议政府宜第一时间推出稳定楼价的措施,以免楼价跌势失控。包括撤销全部三项印花税;重启投资移民;及容许市民动用自己的强积金的一半,用作买楼自住。而这些措施不一定要一次过推出,但亦应该一早宣之于口,以起理性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