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惧加息、楼价跌 中女500万购青衣纳米户 收楼一刻有惊喜

撰文: 陈芷晴
出版:更新: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近年不少港人选择卖楼移民,也有人决定留守香港,置业生根。从事零售行业的郭小姐,趁五十岁之龄决定上车置业,去年购入一个约500万元的青衣开放式单位。她表示在港工作收入稳定,从没有离开香港的念头,“我唔信如果过到去冇钱,生活会好开心啰!”而收楼一刻,她大赞单位的海景景观有惊喜。

从事零售业行的郭小姐,月入逾三万元,经过近十年储蓄,去年决定上车,购入青衣新楼荟蓝一伙开放式单位,楼价约500万元。虽然单位面积只有约203平方呎,但收楼一刻亲眼看见极开扬的海景景观,郭小姐赞叹不绝。

本港楼价较去年历史高位回落了7.5%,但郭小姐认为青衣区楼价尚算硬净。(郑子峰摄)

赞海景比想像中壮观、有惊喜

郭小姐透露,早两年开始留意楼市资讯,预算400万至450万元左右上车。由于家人居于荃青区附近,为方便照应,她亦主要物色同区物业。她曾睇过二手楼盘,惟有感较残旧、外观欠吸引,有海景的选择不多,故转向物色一手市场。

去年中,她抱著“一睇无妨”的心态参观示范单位,见单位间隔算实用,且有3.5米楼底高,再偕代理到现楼实地视察,被项目背山面海的环境所吸引,在考虑到价格、环境等因素后决定抽签,一抽即中。

收楼当日,郭小姐甫进屋内,亲眼见到单位景观,她大赞海景比想像中更壮观、更有惊喜,直情“哗出声”,“唔系净系少少海,直头系成个海景,企出露台感觉又唔同。”

入市已考虑加息因素 毋惧楼价跌

郭小姐是次入市承造九成按揭,首付支出全是自己负责。她透露,是次属首次置业,压力不算大,多年来有储蓄习惯,亦有投资股票,入市时亦已考虑加息因素,对于未来供楼未有太大担忧,“食少餐饭、买少个袋都OK”,日常花费如常。

过去一年,本港楼价回调了接近一成,不少去年高位入市的买家如同“接火棒”,但郭小姐坦言没有太担心,一来物业属于自住,而且她指近日有留意青衣区的市况,认为区内的楼价及租金尚算硬净,未有如其他地区波动。郭小姐更透露,冀尽快储够“弹药”,长远再多买一个(面积)较大的物业,日后将荟蓝单位转作收租。

在港工作收入稳定 “有钱佬就话移民啫”

近年本港掀起移民潮,不少人选择卖楼套现,移居海外,年近五十岁的郭小姐认为,现时工作收入稳定,从没有离开香港的念头,对海外就业更是“零概念”,有感人在外地不知何去何从,“有钱佬就话移民啫!”、“又唔系钱多,移咩民啫,我唔信如果过到去冇钱,生活会好开心啰。”她认为自己无法抵受海外的通胀、生活等压力,宁愿留在香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