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卖楼个案增 4月私楼平均每宗赚幅65.6%仍属低企

撰文: 温多娜
出版:更新: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陈海潮表示,疫情放缓,二手私楼转手获利比率明显“V型”反弹,惟赚幅仍然相对低企,料原因包括短持货期沽楼增加所致。

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所得,今年4月份全港2,681宗已知上手购入价的二手私楼买卖登记中,帐面获利个案共2,546宗,占比达95%,较前月反弹0.9个百分点,但仍属2010年7月以来、近十二年的次低水平。而每宗私楼转手平均赚幅环比再跌0.5个百分点,报65.6%,创自2016年9月以来的六十八个月新低。

陈海潮估计,赚幅相对低企,原因之一是短持货期卖楼比例增加。

按物业区域划分,新界区表现最理想,以95.6%之数成为获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分区,环比升0.3个百分点;港岛区居次,报94.2%,环比升2.2个百分点;至于九龙区最逊色,仅录得93.8%,环比升0.6个百分点。

按物业转售价格分析,楼价介乎601万至800万元的中价楼组别之获利比率表现最好,录得97.8%,且环比升1.7个百分点,涉及宗数488宗;801万至1,000万元组别,月内获利比率达96.4%,环比升0.2个百分点,同样跑赢整体大市表现。

4月卖楼蚀钱个案120宗

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每宗私楼转手个案平均赚幅为65.6%,环比再跌0.5个百分点,连跌两个月,创下2016年9月以来的68个月最少赚幅。其中,帐面获利1倍或以上的转手个案占整体买卖比例为40.9%,环比回升1.4个百分点,共录1,096宗;至于帐面录得亏损者有120宗,占比环比回落至4.5%,而平手的个案则有15宗,占比微增至0.6%。

将军澳新都城的平均赚幅最高,有逾1.21倍。(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此外,上月10个获利登记最多的屋苑,当中达百分百获利的只有半数,而每宗平均赚幅则介乎26.7%至121.3%。当中,以将军澳新都城的平均赚幅最高,达逾1.21倍。

陈海潮指,第五波疫情一度严峻,导致3月份获利比率创下当时的141个月新低,不过随著疫情缓和,4月份获利比率出现明显反弹,料5月将维持平稳微升,料上试95.5%。至于平均赚幅方面,随著楼价止跌回升,相信有关数字亦会跟随反弹,期望可重上66%水平,惟仍需观察是否持续有持货期较短的业主或投资者沽货离场,因短年期将直接拖低赚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