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北部都会区将成“双刃刀” 海量供应长远难估楼价升跌
政府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土地房屋供应有多个发展新方向,其中最瞩目为建设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将提供逾90万伙住宅、容纳约250万人居住。有测量师认为,北部都会区提供海量住宅供应,同时为周边创造大量工作机会及发展,对楼价而言属“双刃刀”,楼价升跌难料。另外,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则认为,新发展区计划如同打通土地供应的任督二脉,相信只要吸引大量优才来港,楼价自然会有承接。
重心往北移 海量供应难估楼价升跌
对于《施政报告》全新规划方向,华坊咨询评估资深董事梁沛泓认为,新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大计,规模庞大,反映政府对北部发展有决心、有大愿景。然而,他认为上述计划始终属长远规划,料短期不会构成楼价波动,但看得见未来香港的重心将会往北移,料新界西、北的住宅楼价将面对两项重大因素,包括海量住宅供应,以及周边拥有大量工作机会及发展,认为上述情况将会是一把“双刃刀”,很难预计长远楼价是升是跌。
北部都会区如欠良好定位 沦为数码港、中药港
至于泓亮咨询及评估董事总经理张翘楚则指,北部都会区提供的住宅伙数很进取,不过分布位置较为分散,政府应考虑该区未来的基建交通能否负荷相关人口。他又认为,政府拟把北部都会区打造为CBD3,他建议这类高新科技区须有良好定位,否则只会沦为数码港、中药港等未能成功的计划。
此外,张翘楚又认为,北部都会区计划打造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但该区并未如深圳般拥有虎门、江门、中山等生产后盾,直指“最后都系返大陆生产,(北部都会区)冇优势。”因此张翘楚建议,该新发展区可以针对生物科技等范畴作为主力发展。
戴德梁行:拨出部份住宅作“人才公寓”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陶汝鸿认为,北部都会区可将北区过往较零散的发展整合为一个长期、整体的发展规划,并融合居住、产业及就业元素。
不过,如何吸引人才将是一个重要考量,陶汝鸿建议可从房屋供应入手,将日后90多万的总住宅单位数目,拨出部份作为“人才公寓”之用,并向产业人才提供租金或购买折扣,吸引各产业专才,相信有助拉动相关产业,令北部都会有更长远、健全及持续发展。
楼价长期不合理高企 难吸引优才
对于新一份《施政报告》,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则认为,土地供应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突然间有大量供应,而明日大屿计划只作为辅导。他认为,政府这个做法就是要配合一件事,估计中央政府会将香港打造成为全面性国际金融中心、创科中心,有不少金融、创科优才会申请来港,如果没有大量土地供应,楼价长期处于不合理高位,很难吸引优才长驻香港。
至于楼价方面,他认为并不是供应少而有利楼价,而是吸引大量优才来港,有足够需求量,楼价自然会有承接。就近日有调查发现有八成新香港人打算买楼,汤氏估计,此数据被低估,认为每一个来港而又住满七年的优才,在财力方面不成问题,他们应该会在港买楼,甚至会长留香港,做个真正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