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集团CEO:香港房地产“太过食老本” 缺乏新思维、创新受限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近年写字楼空置率高企拖累商业房地产价值大插水。涉足本地房地产、时装品牌的本地老牌家族罗氏集团,其副主席及行政总裁罗正杰接受《香港01》专访表示,过往香港的地产市场缺乏新思维“太过食老本”,虽然本港楼市正陷入困境,但他认为“只要你肯变,其实不大问题”。

罗正杰认为,香港房地产其实是可以有很多弹性的。与外国相比,香港在活化工厂和旧建筑方面的灵活性较低。许多国外案例中,像是旧发电厂转变为住宅,或是旧火车站改建为购物中心的例子层出不穷,而香港则遵从著严格的建筑规范和环境问题,导致创新受限。

港活化工厂、旧建筑灵活性较低 创新受限

他指,随著大湾区的发展,国内有许多有趣的建筑出现,而香港的地产市场却显得过于依赖旧有模式,缺乏新思维,直言“太过食老本”。不过他认为政府最近已开始打破这些固有框框,推动不同用途的转换,比如将办公室改为学生宿舍或酒店,这些都是在寻找新的需求和机会。

罗氏集团副主席及行政总裁罗正杰。(蔡伟南摄)

物业用途一变、就可简单解决问题

然而,市场变化迅速,无法完全预测需求。他指,近年疫情或贸易战突如其来地带动了工业用途的需求,“一下子不够仓位用”;而在3月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展,反应火热,但又发觉“原来没有地方给人搞艺术”。旧有的工厂转型为商业用途的情况非常普遍,但一下子太多商业用途,反而又变成不够空间作工业用途,他认为只要把用途一变,就可以简单解决。

罗氏集团副主席及行政总裁罗正杰。(蔡伟南摄)

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就是一个Solution

对于香港的房地产发展前景,他认为“只要你肯变,其实不大问题”,“简单一点,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就是一个Solution”。他举例说,一方面说写字楼空置太多,另一边又说有太多㓥房,为何又没有说把空置空间用来安置。

罗正杰强调,“我们并不是单纯的Developer(发展商)”,虽然集团具备建设的能力,并懂得如何兴建各类建筑项目,但罗氏集团与传统开发商不同,不像一般发展商需要不断购地、兴建房屋,像是在制作蛋糕一样持续运作,罗氏集团反而更侧重于收租,同时专注于时装业务,又强调“集团是一个Fashion Group”,秉持著“Passion for Fashion”这一座右铭。

罗氏集团副主席及行政总裁罗正杰。(蔡伟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