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宝声资产估值急跌40亿 陈耀璋:大孖沙蚀让因银行落雨收遮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疫情持续一年多,经济市道仍然低迷,各类物业如商舖、写字楼等资产价格已由高位显著回落,部分“大孖沙”的身家也“大缩水”。本港老牌发展商之一的宝声集团董事长陈耀璋(Anson)接受《香港01》专访时,直言宝声集团的资产估值也由高位约240亿元急跌至目前约200亿元。

他认为,近一年个别资深投资者也要蚀卖物业,主要因受银行施压所致、“落雨收遮”而要低价沽货。手持大量舖位的他,对于未来零售前景也不感乐观,认为单靠本地消费力,完全无法支撑核心区商户的生意,加上“网上购物老龄化”,消费模式改变等,将对核心零售区舖市构成一大挑战。

由知名教育家及慈善家陈树渠创办的宝声集团,为本港老牌发展商之一,在港持有逾百伙住宅、工商舖及酒店等作长线收租,另于海外也有进行物业投资。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受惠整个物业市场的价格大幅𩙪升,集团2019年初的物业资产总额亦达至约240亿元高峰水平。

不过,陈耀璋指,自2019年年中出现反修例风波,至去年新冠疫情爆发,疫情持续近一年,属预期之外,集团的资产总值也跌至约200亿元,不过负债比率仅占总资产的一成,且拥充足现金流,财政仍然稳健。

旅客归零 单靠本地消费力难支撑商户

对于过去一年投资物业市场上,不乏“大孖沙”或资深投资者要“损手”离场,或以“蚀让价”放售旗下物业,陈耀璋认为主要是由于“银行施压”。“初初以为疫情会好似沙士(SARS),半年就搞掂,点知今次疫情令全世界封关,国际客、国内客全部归零,过左一年都仲未搞掂。”他认为,单靠本地人口的消费力,根本无法支撑核心区商户的生意,舖位租金承受大冲击,舖位跌租五成至六成的个案比比皆是,资产价格也随之而走下坡。

他又指,疫情下银行未必“call loan”(要求业主提前还款),但会向业主施加压力,“甚至烦住你、要你减债,好多老牌投资者都中招。”

先母常言“银行最叻落雨收遮”

说到银行施压,陈耀璋忆起其先母、即宝声集团前主席陈丽玲,常言银行最叻“落雨收遮”。“落雨担遮,即系指落雨担住把遮,帮你挡雨的‘死党’老友,但妈妈未过身时成日教我一句,银行最叻系‘落雨收遮’,银行绝对唔系你嘅‘死党’,佢地(银行)喺经济好果阵不停叫你借多啲,有啲人会雄心万丈而中计,高位买左好多嘢、负债率高到六成、七成,咪中晒计啰”。

他续指,“今次疫情好多老牌大孖沙损手,尤其是高杠杆、或近年大手入货果啲。例如数年前,高调话要扩充至5,000间酒店房的投资老手第二代接班人,投资左200亿以上,结果酒店业成为(受疫情影响)重灾区。”

“又有一个本来好保守的物业大王,80几岁人咁勇猛喺香港富豪手上买十几层中环甲厦,每层都3万几蚊一呎,结果商厦都变左重灾区。依家甲、乙厦租金暴跌、空置率高,而且长远好多企业开始习惯在家工作,迟啲对写字楼需求可能再减少。”

网上购物老龄化 零售商舖前景不乐观

对于未来的零售市道前景,陈耀璋不感乐观。他指,零售舖位现正处于低位,低潮会维持多久很视乎疫情走势,然而,核心零售街道正面临一个“网上购物老龄化”的挑战。他解释,过去多年网上消费属年轻人的玩意,大部分中年人及长者也不太热衷。

但过去一年疫情严峻,不少长者为减低感染风险,被逼学习如何网上购物。“呢一种消费模式过往系内地比较普及,但依家已经蔓延至香港。”他以自己作例子,坦言过往甚少在网上购物,但过去一年首次花费逾万元,购入一只瑞士制手表,亦不排除未来会再于网络购买其他奢侈品。

市面蚀让个案仅限于“假豪宅”

舖位、商厦抵受不著疫情的冲击,住宅市场早前亦偶现蚀让成交,陈耀璋称,市面上个别蚀让只因业主“中伏”买错“假豪宅”,真正的传统豪宅并未受到影响。他补充指,“真‧豪宅”从来只集中于港岛山顶、西半山、东半山、浅水湾等,而九龙区则有何文田、加多利山、九龙塘、毕架山等,其他自称为豪宅的通通都是“假豪宅”。这些“假豪宅”的蚀让个案不会影响“真豪宅”的市场。

近月,先后有多名内地科网新贵来港购入顶级豪宅,动辄斥逾亿元,又或以天价租住洋房物业。陈耀璋认为,这批内地富豪大部分也相当精明,并非像过往的“土豪”或“暴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