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寒冬|核心区舖位空置率料升至14% 业主自救靠5招吸租客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过去一年零售舖市陷入困境,四大核心零售区的空置率升至12.6%,美联工商舖预计今年该数字将进一步升至14%,在吉舖涌现的情况下,业主除了愿意减租及接受短租,更采用5招罕见的租约条款吸引租客,取代过去只收取固定月租的做法。

美联旺舖董事卢展豪指出,2020年是舖位市场非常痛苦一年,由于疫情严峻导致政府封关,市面“零旅客”,即使人民币走势强劲也无助本港零售业。

个别业主不收分文借舖予友好

卢氏表示,疫情下商舖业主的心态有所转变,愿意减租及接受短租,令舖位市场出现更多“期间限定店”及短租个案,主要集中于核心区。不少核心区街舖业主都采用灵活的租务条款,包括把固定月租形式改为底租加营业额分成,或纯以营业额分成代替租金,亦有业主以人流量变化,作租金减免的依据。

此外,有个别业主不收分文,把商舖“借”予友好商户一段时间,或提供免费装修、长免租期等。他预期在舖市复苏前,估计会有更多业主推出类似弹性租务条款吸客。

估铜锣湾空置率或增至20%

另据该行资料,去年舖位买卖成交宗数仅录1,077宗,创自1996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但由于基数低、撤辣及预期商舖市场已经见底,该行预料,今年舖位成交量将较去年升40%至50%。核心区及民生区商舖的租售价,料可分别录得10%至15%及8%至10%的升幅。

不过街舖空置率却未必录得改善,该行预计,今年四大核心区(铜锣湾、尖沙咀、中环及旺角),空置率将进一步上升约1至3个百分点,当中铜锣湾的空置率或增至20%,成为重灾区。

工商舖交投 中资占比料上升

整体工商舖市场方面,美联工商舖行政总裁黄汉成表示,去年整体工商舖成交量只有3,830宗,同比挫18%,创下1996年有纪录以来新低,成交额仅807.5亿元,同比跌逾21%。

但随疫情、中美贸易战及社会运动的利淡因素减退,加上政府去年底落实非住宅“撤辣”,他预计今年工商舖成交量将会反弹至约5,050宗水平,同比增三成,中资买家的比率会有所增加,外资则会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