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壳失败|西环吉席街地舖劈价一成留客 3380万沽出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大额物业投资市场一向盛行以俗称“卖壳”、即以公司股权转让形式进行物业买卖,皆因能避开高昂税项,属卖点之一。不过,近月一个西环舖位以“卖壳”交易未果,原业主更需要减价11%留客,最终舖位成交价较八年前购入价比,帐面蚀让约5%。
市场消息透露,上述舖位为西环吉席街55至57号地下A及B舖,位处士美菲路单边位置,面积约1,600平方呎,原叫价约5,000万元,新近以3,380万元登记易手,成交呎价约2.1万元。
去年9月“卖壳” 图避8.5%双倍印花税
据了解,原业主于去年9月份以“卖壳”形式沽货,当时成交价为3,800万元。由于去年9月政府尚未“撤辣”,故“卖壳”形式交易可避开8.5%的双倍印花税。
不过,据知新买家在审查相关公司时,资料未齐,故要求改为采用一般直接买卖模式。原业主为留客,终减价约420万元或11%至3,380万元方能易手。
市场人士指,以卖壳或买卖公司时,买家一般需要向相关公司作审查,包括检查该公司有否其他债务、税务拖欠及帐目等,若相关资料出现缺失或问题,或导致交易未能完成。
原业主2012年摸货入市 购入价3550万
回看舖位再对上一手业主,早于2011年11月以3,400万元入市,及后于2012年4月份以摸货形式以约3,550万元沽出,成交价五个月间推高约150万元。
而是次易手的卖方帐面蚀约170万元,物业贬值4.8%。而连同当时购入的税款150.87万元及两次代理佣金共69.3万元,合共需要蚀让390万元。上述舖位现由西餐厅以每月约9万元承租,惟舖位以交吉形式易手,租户将在两个月内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