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不抵债】曾单次借贷1800万 赤柱大街舖沦为银主1180万沽

撰文: 蔡伟南
出版:更新:

市场再录得“资不抵债”的银主舖位成交个案。有业主在过去六年把赤柱大街一个地舖六度抵押借贷,其中,在2017年单次贷款额更高达1,800万元,不过,该业主在2019年破产,舖位沦为银主盘,近日仅以1,180万元沽出,较三年前的一次贷款额更少620万元。

上述舖位建筑面积约700方呎,设有天井70方呎。据土地注册处资料,原业主早于1987年以190万元购入上述舖位。由2014年至2019年间,该业主把舖位六度抵押予财务机构作借贷,其中2017、2018年,更向英皇财务有限公司分别借贷1,800万及150万元。原业主于2019年破产。

赤柱大街39号地舖,建筑面积约700方呎,设有天井70方呎。

促成上述成交的环亚拍卖行区蕴聪表示,该银主舖位于上周二(28日)透过该公司推出拍卖,惟未能售出,随后再作跟进,银主与新买家终促成共识,成交价1,180万元。他指出,该舖位现况交吉,市值月租约3万元,他认为新成交价属市价。

代理:银主接受现实以市价出售

问及是次成交价较两年前单次贷款金额更低620万元,是否意味不足以偿还予财务公司,区氏认为这不是“冚唔冚到数”的问题,而是接受市场现实,以市价沽出物业。他又补充,上述情况只是反映借钱当日资产价格较高,惟现时零售市况已明显回软,暂时也没有旅客及自由行支持。

盛汇商舖基金管理行政总裁李根兴认为,过去赤柱吸引大量欧美旅客前往,不过现时零售市况走下坡,各类旅客数字也大幅减少,导致区内舖位价格回落。他认为,该舖位始终位于区内的核心位置,正常市况下,市值估计可达约1,700万元。

日前元朗亦有同类成交个案,有业主把元朗安宁路舖位承做八次按揭,当作“提款机”借爆,最近一次的单次贷款额更高达3,600万元,最终近以3,200万元易手,低市价四成,成交价更比借贷额还要低400万元。

元朗安宁路21至35号鸿运楼地下7号舖以约3,200万元易手,最近一次的单次贷款额更高达3,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