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建议推“土地区划整理”和“土地债” 加快释放新界私人土地

撰文: 陈嘉碧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学科斯产权研究中心将会向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交两个释放大量新界私人土地作房屋发展的解决方案 “土地区划整理”及“土地债券”。

倡发展商履行责任上缴一定比例土地

“土地区划整理”是一种在国际间行之有效的土地交换机制,私人土地业权人自愿向政府交出其所持土地,经过综合规划,及预留一定比例作兴建公屋、道路、基建、公园等公共设施。而发展商上缴一定比例的“发展商责任”土地之后,才获批一幅在原区重新规划且较优质的土地作为交换,亦须符合现有审批机制,并补足地价。

征地易有争端 区划整理可分享利益

中心相信,此为未被充分利用的地块创造合并价值,再把增益重新分配予主要持份者,当中包括土地业权人,政府则能在中短期释放大量土地供应。

假如“土地区划整理”于新界1,000公顷的私人土地上施行,将可提供不少于30万个新造房屋单位,及为政府带来数千亿元的补地价收入。中心指出,大规模征集土地容易造成争端、招致反对和法律的挑战,而“土地区划整理”则让所有持份者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香港大学科斯产权研究中心提交两个土地方案,提倡发展商交出一定比例土地之后,可发展旁边邻地,另外发行土地债券收回现有土地,用远水救近火。(资料图片)

发地债收回土地加快发展 债券可换地

中心又建议政府向合适新界土地持有人发行“土地债券”(Land bond),地债能在公开交易平台自由转让,持有人可用以换取特区政府的其他土地,或将来开辟的新土地包括填海地,是“远水救近火”以未来新地,来换取短期内可发展土地。

意念是政府用可自由买卖之“土地债券”收购合适发展房屋之土地,持有人可用此债券交换面积相若的政府新土地,不限于新界回收后经过新规划的土地,亦可是政府填海所得土地。

投资者可参与债券买卖 消官商勾结疑虑

对于官商勾结,中心表示,因地债可在市场上的互相竞争、可消除官商勾结疑虑,“债券”价值与可发展权益挂钩,此债券亦可提供欲买楼或买地保值的投资者另一个选择。债券之价格走向,可供政府估算应开发新土地之速度,与过往之“甲/乙种换地权益划”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