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俄罗斯提出外部伴随机制,中国的谋划是入局上桌?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金砖国家领导人11月21日就以巴问题召开特别视频峰会。金砖合作组织是一个聚焦经济发展的组织,此次以巴问题特别峰会是扩容之后召开的首场领导人峰会。金砖罕见在以巴问题上发声,有新加入的沙特、埃及等国家推动的因素,同时也有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希望金砖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政治问题上彰显存在的因素。

中国是金砖的核心成员,在此次视频峰会上,中国的立场不只是停火止战和阻止人道主义危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重申了解决以巴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他还说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这一说法并非首次出现。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频繁提出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出席了埃及、法国等国召开的以巴问题峰会后也多次提出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中国外长王毅11月初同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电话时均提到了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从翟隽到王毅再到习近平,中国所说的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到底是什么?中国是否在暗示没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参与的国际峰会不够权威?

多个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国家外长2023年11月20日访问中国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在钓鱼台国宾馆会面。图为巴勒斯坦外长马立基(Riyad al-Maliki)与王毅握手。(Reuters)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讯息是刚刚访问中国的阿拉伯伊斯兰外长联合代表团11月21日到访莫斯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在会见代表团成员时表示莫斯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外部伴随”机制,以确保就以巴问题给出两国解决方案,在中东问题四方会谈努力失败的背景下该机制应具有代表性。

“中东四方”是指欧盟、俄罗斯、美国和联合国共同成立小组,旨在为和平解决阿以冲突而努力。但由于美国不愿继续在“四方机制”框架下进行协作,该机制活动被冻结。俄罗斯提出的“外部伴随”机制指的是什么?是取代中东问题释放会谈的全新的解决问题机制吗?中俄在以巴问题上频密沟通,双方的立场接近趋同,俄罗斯提出的全新主张,是否意味着新机制将吸纳中国入局?

近年来,中国在中东问题上是活跃的,今年3月伊朗和沙特在北京握手言和,就是中国调停的大手笔。此次以巴冲突爆发后,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前往中东多国开展长时间的访问。此次金砖领导人视频峰会,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集中阐述了中国的主张。各方关注中国将发挥何种作用。

中国外交部网站2023年11月7日,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应约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双方就当前以巴冲突、中东局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外交部网站)

在中东这盘大棋中,有地区国家,也有外部大国比如中美俄欧。以往中东国家在美国和中俄之间是极力维持平衡的。目前阿拉伯国家积极争取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支持,希望形成对美国施压的筹码,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是协助者的角色。但是美国在中东又是不可或缺的。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外长联合访问团出访期间,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释放人质暂时停火4天的协议,美国功不可没。未来在其他的一些领域,美国说不定也会是中东国家用来制衡中国和俄罗斯的筹码?在美国主导大局,地区国家自主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中国能够在以巴问题上发挥何种作用?

中国目前更大程度上是入局者的角色。无论是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积极前往中东各国,还是阿拉伯和伊斯兰外长联合代表团将中国作为出访的第一站,抑或是俄罗斯提议外部伴随机制,这些都是中国入局的前奏。中国的主张和美国是不同的,中国作为大国,这样的主张存在本身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为一个以往在中东政治问题上话语权有限的国家,此次以巴冲突,至少中国已经上了牌桌,并受到各方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