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如何杀拜登一个措手不及?

撰文: 叶德豪
出版:更新:

稳,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连任选战前夕的外交主轴。即使是对于中国这个长期对手,拜登本年以来的政策也是力求保持和扩大对话,继近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ber)率两党代表团访华获习近平接见之后,白宫方面也不断吹风指习、拜二人很大可能会在11月中的三藩市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见面。

如果说拜登的对华政策是“求稳”,10月7日哈马斯(Hamas)发动海陆空突袭之前,拜登的中东政策可说是已经进入了“稳中求胜”的阶段,随时能在2024年大选前给拜登一个中东外交突破来助选。

“稳中求胜”的落空

对于伊朗,虽然双方无法就重返核协议达成共识,但拜登却透过交换囚犯、多次释放伊朗在外资金等行动将美伊关系稳定下来。不少媒体都报道过两国政府背后其实有着秘密的君子协定,让伊朗以限制浓缩铀提炼来换取美方宽松执行制裁,甚至有消息称连伊朗会否对俄输出导弹的问题也在讨论范围之中。人们也留意到,过去对美伊外交的正面发展往往高调批评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此时也变得出奇地安静。

2023年9月18日,获伊朗释放的美国人抵达卡塔尔多哈机场,并与亲友相拥。(路透社)

而“求胜”的层面,则在于以色列和沙特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上。在台面上的条件,大概是美国对沙特作出严谨的防卫保证,并帮助沙特在本土发展核能(按:可能给予沙特在“有需要”时迅速升级成核武国家的物质条件),而以色列则对巴勒斯坦人作出某种程度的让步,好让不再坚持巴勒斯坦先建国再谈建交的沙特有个下台阶。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周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就亲口承认沙以建交“每日都愈来愈近”。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9月29日更称,“今天的中东地区比过去二十年都要平静……我花费在中东危机和冲突的时间比911事件以来所有前任(国家安全顾问)都远远少得多。”这几句话当时并没有太多媒体关注;八天之后,很不幸地,这几句话却变成了国际政治舆论嘲笑的对象,得到极其广泛的引述。

不过,公平而言,在沙利文发表此言论的同时,他也表明“这一切都可能改变”,并引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紧张关系”为其中一大挑战。他当时所提出的应对手法,就是继续推进以色列和沙特的关系正常化,并为巴勒斯坦人带来“真正的进展”。

图为2032年9月15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发表讲话。(Reuters)

目前,绝大部份对于哈马斯袭击时机的解读,都认为其中一大原因正是以、沙两国的关系正常化进程。在哈马斯袭击和以色列报复的血腥和暴力之中,以沙建交的议题暂时只能放在一边。安静了两天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到10月9日也透过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的通话,表达了沙特与巴勒斯坦人站在一起的态度。

至此,拜登的中东政策就由“促成以沙建交”,变成了派出航母战斗群到东地中海警告以色列的周边势力不要轻举妄动,并同时向以色列输出其进军加沙期间可能需要补充的军备。“求胜”一天之内就变成了“免败”。

更严重的是,如果以色列果真地面进攻加沙,甚至是要完全清扫作为加沙实然政府的哈马斯的话,这可能会导致美国要持续对以色列提供军援,加重了早受俄乌战争压力的军事负担。若然在以色列投入加沙之后,黎巴嫩真主党同约旦河西岸武装组织一同发动攻击,美国更有可能要作出更大的投入,间接影响到俄乌战局的走向。

持续进行的俄乌战争本来是拜登唯一无法稳定下来的地缘政治挑战,如今以巴局势一刹那由稳而乱,甚至可能迫使美国分头应对。这是一周前没有人能预见到的情况。

图为2023年10月9日,以色列对加沙进行袭击期间,浓烟滚滚直扑半空,火光将天空映照成橙红色。(Reuters)

一错再错?

拜登当局在中东政策的过失,在于太过相信内塔尼亚胡的情势判断。对美国而言,其如意算盘一直是想其中东的盟友们自行搞定区内局势,留下空间待美国专心处理俄乌战争,然后再回过头来玩中美竞争的游戏。

虽然拜登与内塔尼亚胡自前者副总统任期以来已素有嫌隙,拜登特别不满内塔尼亚胡以非法犹太定居点的建设来蚕食西岸巴勒斯坦人领土的做法,但大体而言,拜登当局却同意内塔尼亚胡对于巴勒斯坦人搞不起大型反抗的判断。因此,巴勒斯坦问题并不是一个需要急于解决的问题,只要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修好,和平就得到保证,巴勒斯坦的问题可能留待日后甚至是下一代人再慢慢从容处理。

拜登同内塔尼亚胡的分歧就只在于,内塔尼亚胡廿多年前已在私下炫耀自己阻挠“两国方案”的“功绩”,而拜登则是“两国方案”的“原教旨主义者”,每次与内塔尼亚胡见面都会重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独立共存的愿望,并要求内塔尼亚胡不要再扩展西岸的犹太定居点。

以巴冲突:图为2023年10月10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民众走在街上。他们后方的建筑物在袭击中严重受损。(Reuters)

即便有此分歧,拜登当局的实质政策,并不是设法施压以色列收缩西岸的犹太定居点,使按照国际法让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理想与现实情况更为接近,而只是重新恢复美国对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外交沟通和援助,让后者能暂时尽量保持西岸的稳定。

这种做法,其实跟以色列透过容许更多加沙人口进入以色列工作,“帮助”哈马斯维持加沙人民一定程度“生存”水准的策略并没有太大差别。最终,美国也跟随着以色列错误低估了哈马斯的反抗决心。

可惜的是,在哈马斯发动袭击之后,拜登的回应是完全支持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报复”行动,而非具远见地施压以色列为长远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一个可见的愿景和可行的方案。这种情势发展下去,日后另一场的以巴冲突依然会再次变成美国外交布局的“灰犀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