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围 中国的水道保卫战

撰文: 郑真
出版:更新:

伴随着中国领导人访问南非,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将自己定位为“平台公司”的中国港湾,集合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优势,在非洲十多个国家承建了数量众多的港口,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遍布了非洲的海岸线。

此为中美水道之争(三)

这只是中国宏大规模港口建设的一个缩影。2023年8月——美国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的研究机构“援助数据”(AidData)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搜集了2000年至2021年间由中国国有实体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资金并在2000年至2023年间实施的港口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共涵盖46个国家中78个港口的123个海港项目,总价值达299亿美元。

对于中国投资兴建的遍布全球的港口,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去年12月发布报告指出,如果中国下定决心,可以在未来20年内发展出全球基地网络。

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陆军上将劳拉·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8月在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举办的活动上表示,中国未来有可能在西半球建立军事基地。她指出,以深水港为例,巴拿马运河沿岸就有五家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可将其用于双重用途,不仅仅是民用,还有军事用途。

资料来源:中国港口年鉴,中金公司研究部(中金点睛授权使用)

美国对中国兴建港口保持高度的警惕来源于美欧等国家素有仗剑经商的传统。

英国作为最主要的对外殖民扩张的国家依靠着不断发展和强盛起来的强大海洋实力成为了世界性霸主,与此同时海军成为了整个国家的支柱。综观美国海军成立200多年来,美国海军战略的核心从未改变,那就是拥有强大的制海权,而制海权的核心就是要控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如今美国控制全球16条水道,美国海外军事基地370多个,海外驻军30多万。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利益版图遍布全球,但是中国除了在吉布提有一个补给的基地外,全球其他地方并无基地,中国的海上生命线实际上处于美国军事控制之下。中国在全球大规模筹建港口,自然而然会被认为有扩建军事基地的可能。

从历史上看,海上霸权的争夺往往伴随着战争,如果中国切实走和平崛起的路线,则不会靠武力争夺海上咽喉要道,那么中国筹建遍布全球的港口转为军事基地就没有必要。但是若不依靠海上霸权争夺,中国如何突破美国的军事封锁,保障经济利益的安全?

从目前来看,港口转为军事基地并非是中国的首选,中国采取的措施大概有三个层面。

首先是积极建设海军,冲出美国的岛链封锁,进行远航巡航以示威慑。

美国紧扼16海上咽喉 重返太平洋力抑中国?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25日与太平洋岛国领袖召开第2次峰会。(路透社)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近年来,包括航母在内的中国舰艇频频下水的背后是全面建设蓝水海军。如今,中国已经在渤海、东海、南海构建了强大的近岸防御体系。中国海军赴西太平洋进行常态化训练和巡逻,在南海填海造陆打造了多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打破了美国的岛链包围。

2018年3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在西非几内亚湾机动巡航,2021年9月中国海军万吨导弹驱逐舰在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海域巡航。从东非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到西非几内亚湾、大西洋海域,都有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身影。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还曾访问太平洋岛国,并停泊基里巴斯。

中美水道争夺战的第一枪将在哪里打响?

072型大型登陆舰是中国海军两栖舰艇中的主力装备。(微博@历史的形成)

蓝水海军,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够进入到大洋之中去远航,并在远离港口的地方执行包括作战在内的各种任务。中国海军正在积极展现其实力,即便不同美国争夺海上要道的控制权,中国海军的存在也是对中国利益的有效守卫。

其次,积极同关键利益相关方合作,比如巴基斯坦、缅甸等,通过政治平衡和更换登陆地等方式规避美国掌控。

中国东西南北四条海上生命线中,最重要的是向西的这一条。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再穿过霍尔木兹海峡可到海湾地区的石油国家;或者在出印度洋后经曼德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连通非洲、欧洲等地区。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近六成是中国的。中国80%的出口都要经过这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

而众所周知,马六甲海峡掌控在印度和新加坡手中,印度对印度洋的影响不言而喻。再加上南海争端不断,中国的能源安全随时受制于人。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中巴经济走廊中瓜达尔港的建设进展迅速、中缅经济走廊中中对缅甸皎漂港的投资庞大。现如今中巴瓜达尔港已经投入使用,中缅油气管道也已经开通。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港口将使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来自中东地区的油气避开马六甲海峡,从巴基斯坦或者缅甸经陆路直接输送到中国。中国将东盟视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也大大稳定了周边局势,是制衡相关国家控制马六甲的政治布局。

第三,积极开拓陆上交通线,积极推进陆上丝绸之路建设,平衡海上交通对利益的绝对影响。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安全指数及全球排名

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提出的“在海上”理论,系统论述了控制海洋以称霸世界的逻辑,认为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世界贸易,谁控制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世界。中国的崛起之路,有建设强大海军,积极守卫或者重新开通海上交通要道的布局,也有积极盘活陆上交通的布局。

陆上丝绸之路是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战略,利用高铁作为基本交通连接手段,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将带来一个陆权时代,使国家得以确立与蓝海战略相匹配的对冲态势。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六廊六路”

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六大经济走廊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脉搏。新亚欧大陆桥如果建成,将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经济圈的核心通道,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了路上运距2,000-5,000公里,比海运距离缩短了上万公里。

中蒙俄通道是联通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桥梁。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向西经中亚至阿拉伯半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海经济带。

一带一路沿线恐怖袭击活动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连接中国和南亚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国家的便捷通道,这条经济走廊如果建设将惠及中国西南、缅甸、孟加拉、印度等国家和地区16亿人口,辐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西亚、非洲地区等22亿人口的大市场,还将填补东亚、东南亚与南亚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断裂带,将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过去十年,是中国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年,从布局看,中国确实在走一条不同于以往海上霸权国家崛起的新路。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亚欧大陆中,阿富汗局势动荡、巴基斯坦恐怖袭击事件频繁、缅甸政局不稳都正在影响“一带一路”的建设。美国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当做是战略目标后,多行破坏和阻拦之事。蓝图已经绘就,成败在于中国领导人是否有落实蓝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