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再挂钩 欧洲急了 在“去风险”路上何去何从?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就在欧盟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之际,一直嚷着与中国“脱钩”、“去风险”的美国却开始与中国经贸再挂钩了——“商业、经济和金融”三个工作小组成立,这让欧洲将何去何从?

拜登一上台,不但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还强推科技封杀战,这基本上就意味着要与中国经贸“脱钩”,然而说说容易实现起来可就难了。从2018年“打”到2023年,显然美国也有说不出的苦。

一是,脱钩断链对美国的影响同样是巨大而难以承受的,特朗普贸易战对美国的伤害还没有过去,新的科技战的伤害正在形成,这是美国难以承受的。

二是,严重破坏了国际经济环境和供应链体系,引发的是全球性破坏作用。在没有实现“制造业转移”的大前提之下,中国依然是供应链最主要的一环。所谓的美国“友岸外包”根本满足不了美国的需求,重要的是中国才是世界最大市场。发展经济就离不开市场,没有几个国家愿意这么做。因此,欧洲主要大国特别是法德是坚决反对。事实上,欧盟也好,其它美国盟友也罢,最终也都没有做出与中国脱钩的决定。

气球事件后中美大事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8月27日至30日访华,是继布林肯、耶伦和克里后再访华的美国官员。雷蒙多28日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会谈约2小时。中美双方在雷蒙多访华前已释放一连串缓和讯号,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强调是王文涛邀请雷蒙多来华访问,这措辞显示中方对雷蒙多访华的诚意和重要性。(中国商务部)

三是,尽管脱钩可以摆脱一损俱损的局面,可也等于是彻底打碎了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容易走向彻底的冲突对抗。而目前美国根本没有做好与中国全面冲突对抗的战略和心理准备。

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说,与其说是推动中美“脱钩”,还不如说是美国“忽悠”西方盟友国家与中国作对,起到离间中国对外合作关系的作用。这才是美国的根本性目的。

由于脱钩受到了抵制和反对,所以拜登又提出了一个去中国依赖或去中国风险的变相的脱钩战略。

这一点倒令欧洲人有所动心。中国经济的提质升级,中国制造科技含量的提升,也确实对欧洲经济形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怕对中国市场过于依赖后,一旦形成东西方阵营对抗,对欧洲来说也确实是一个重大打击。所以,欧洲虽然强烈反对脱钩,但对去风险一说也真的引起了热议。

华为秋季发布会。

华为新款5G手机突然上市,标志着美国封杀中国半导体芯片战略的彻底失败,这已经是惊着了欧洲。在德国车展上中国电动汽车又大出风头,则更让欧洲人更是感受到了强大的竞争压力,本能地要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特别是欧盟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是美国的忠实代理,所以欧盟委员会以威胁为由要强行去风险,提出了要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冯德莱恩甚至明确表达,要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惩罚性关税。

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继前期密集访华互动之后,美国又发起了新一轮对华外交攻势。拜登与总理李强在印度G20峰会上进行简短的交谈,中央外办主任、中国外长王毅在马耳他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会谈了12个小时,这个时长可是空前的。随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纽兰(Victoria Nuland)与商务部副部长马朝旭的会晤,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与参加联大会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的会晤。

最新的消息是,在雷蒙多访华时与中国达成的成立“商业工作小组”和一个“讯息沟通机制”的基础之上,又成立了“经济和金融”两个工作小组。双方还要定期进行部长、副部长级的会晤。中美已在短时间内连续成立了三个经贸对话小组。特朗普政府时期,美方掀起全面对华贸易战,双方间的定期、有组织对话渠道自此关闭,时隔五年,两国首次恢复定期经济对话,意义重大。“商业、经济和金融”三个工作小组的成立,意味着美国又开始要与中国进行“经贸再挂钩”了。

2023年9月16至17日,王毅与沙利文(Jake Sullivan)举行多轮会晤。(中国外交部图片)

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存在,意味著贸易战、科技战必然还会打下去,但另一方面,美国显然已经知道这5年的“不可承受”,开始调整“战术”,三个工作小组的成立,意味着美国要通过再挂钩抢回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也就是要抢占中国市场的先机。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中国也在打造世界最大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金砖+上合组织,中国+区域合作,都在快速推进。尽管欧洲拒绝与中国脱钩,尽管一直强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但毕竟已经一只脚正在踏上去风险的道路上。不管是合作还是进入中国市场问题上,显然已经放慢了节奏。这就给了美国以可乘之机。

中美双方这这一波互动行动让欧盟顿感不妙,欧盟也派出高级官员访华。按照官方公布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共同主持“中欧高层经贸对话”。中欧双方围绕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的沟通交流,达成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也与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重点就电动汽车、5G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王文涛也重点就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表达严正关切和强烈不满。

确实,欧洲对华电动车补帖调查一事还没有解决,这肯定会严重影响到中欧经贸互动。但正所谓亡羊补牢尤未晚矣。

第10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2023年9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欧洲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共同主持。(路透社)

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最为敏感,率先让自己的外事顾问与王毅外长通了电话。博纳通表示:总统珍视同中国领导人建立的互信和友谊,愿保持并加强双方高层交往。法中在多边事务中开展着良好沟通协调,感谢李强总理来法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法中携手可为凝聚全球合力作出重要贡献。期待同中方举行新一轮战略对话,加强沟通协调。法方反对阵营对抗,一贯主张欧洲保持独立自主,将坚持欧中互惠双赢,欧委会发起的有关反补贴调查不针对中方。

而欧洲另一个经济大国意大利,在一度扬言要退出一带一路之后,其副总理兼外长也在中欧高层经贸对话之前来到了中国,显然还是想抢占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先机。

再看德国,一旦中欧因电动汽车打起了关税战,对德国的影响最大。因此,德国方面的态度是反对。

尽管欧洲一直强调战略自主,也一直强调不与中国脱钩或有意加强对华合作,可碍于美国的对华战略,所以一直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由于欧盟在中欧投资协定问题上追随了美国的立场,导致中欧贸易关系陷入了停滞。现在美国和中国加快了对话的步伐,欧盟也暗示需要抓紧时间“保持开放对话”。以德国、法国、英国、瑞典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实际投资仍在增长。这说明欧洲商品和资本都希望能够继续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次美国开始推动与中国的“经贸再挂钩”,恐怕也会倒逼欧洲加快与中国合作的步伐。欧盟现在不仅需要进一步了解中美之间的动态,而且更需要看清当前形势,以便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