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压之下,印度会不会抛弃俄罗斯?(上)│专家有话说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导读:近日,美国和平研究所亚洲中心高级专家萨米尔·拉尔瓦尼(Sameer Lalwani)和尼赫鲁大学外交与裁军副教授哈皮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撰文指出,中短期内,俄印关系基础依然十分稳固,长期来看,印俄关系正处于长期下行趋势,从伙伴关系向“交易关系”转变。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主要民主国家纷纷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为,团结起来为乌克兰辩护。但印度没有加入其中,而是选择在联合国关键投票中弃权,并拒绝谴责其长期合作伙伴俄罗斯。多国政策表态对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表示失望。

但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目前印度已表现出考虑与俄决裂的迹象,印度或将改变此前的中立路线。2022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话时,提出“今天的时代不是战争时代”,这句话似乎有告诫俄罗斯的意涵,为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称莫迪的表态“意义重大”。

美国政治学家哈皮蒙·雅各布(Happymon Jacob)也撰文认为,印政府正在弱化与俄罗斯的“长期伙伴关系”,并致力于与美国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基于对上述事件的解读,印度需加强与西方的合作关系,且正在疏远俄罗斯。

然而,认为“印俄将分道扬镳”的观点过于“想当然”,并未反映现实可能性。诚然,在俄罗斯经济上日益依赖中国,且为印度提供不可靠武器的背景下,印度理论上应远离俄罗斯,促进伙伴关系多样化,但这并不具备现实性与可行性。

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在多项议题上拉拢印度,对该国人权争议视而不见。图为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去年G20峰会上会谈。(Reuters)

事实上,印度并不准备放弃印俄伙伴关系,2022年11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访俄时强调两国关系“强大而稳定”。为此,美国决策者仍需围绕印俄持久关系的现实进行政策规划,但也应该让印度意识到——俄罗斯是一个累赘;美不能因印俄关系密切而惩罚、制裁印度。

因为对美国而言,印度能够在印太地区发挥更显著、更积极地对华牵制作用。

一、虚假黎明

分析人士根据印度官员言行推断,印度正试图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相关表现包括2022年9月莫迪与普京的口头对抗,印在联合国投票反对俄罗斯,以及印取消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俄武器采购计划(战斗机和直升机)。然而,这些事态发展并不意味着印度已经明确态度选择远离俄罗斯。

《华盛顿邮报》将莫迪2022年9月对普京的表态称为“谴责”。但实际上,莫迪声明的本意并不主要针对俄乌冲突,而是表达对食品能源价格上涨的担忧。

印国内发布的几份评估报告警告人们不要过度解读莫迪的言论,因其与昔日印度批评战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创伤的官方立场并无二致。

不可否认,在联合国的一些程序性投票中,印度确实站在了西方一边,如2022年9月允许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但在更具实质性的投票中,比如在2022年10月,针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军事行动四个地区的投票表决中,印度转投了弃权票。

另外,2022年初,印度取消了几项购买俄罗斯武器的协议(比如米格-29战斗机)。但该决定与俄乌冲突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为促进国内武器生产,助力印度“自力更生”计划。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几个月前,印政府便已计划取消这些交易(包括从美国购买波音P-8I飞机),转而使用国产武器。但印度仍将从俄罗斯采购S-400防空系统、隐形护卫舰和核潜艇等主要武器,这意味着印度在未来几十年内都将与俄相互捆绑。

事实上,印度无法真正与俄决裂;因为俄制武器占据印武器库的大部分份额,俄在印度的地缘政治考量中依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故而大部分印度政治精英仍倾向于保持友好的印俄关系。

印度无法真正与俄决裂,因为俄制武器占据印武器库的大部分份额,而且大部分印度政治精英仍倾向于保持友好的印俄关系。图为印度总理莫迪与俄罗斯总统普京。(Reuters)

二、忍耐和持久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俄罗斯视为其“多向联盟”战略的珍贵伙伴。在该战略的框架下,印度希望同时与几个大国保持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又拒绝与任何大国结成排他性联盟。印度领导人认为,“多向联盟”战略至今仍然有效,因为西方分析人士在几个重要方面误判了俄罗斯。

作者研究发现,尽管西方对俄采取了强力制裁举措,印度国家安全官员仍然相信俄罗斯具备忍耐力与持久性。他们预计欧洲将在通胀和能源短缺的压力下难以为继,而俄罗斯经济将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得到提振。

毕竟,印度企业正在投资俄罗斯的能源项目,如俄远东库页岛(Sakhalin)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项目。此外,印还加倍投入印俄未来在国防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的合作(包括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的研发)。印领导人还认为,俄乌冲突很可能演变为一场军事僵局,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且俄罗斯最终将被允许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印度决策者还相信,俄罗斯仍将是有助于印度的重要地缘政治力量。印度依赖俄罗斯为其提供导弹技术、潜艇核反应堆和高超音速武器技术支持,且俄仍然可以在联合国安理会为印度提供外交支持,能够对印度的其他大陆邻国施加影响。

此外,随着俄政权动荡,印官员希望能够在与俄政府的交涉中榨取更多利益,就像苏联解体伊始,印度所做的那样——当时印俄两国成立了布拉莫斯航空航天合资企业。在印度继续维持与其老伙伴俄罗斯友好关系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印惩罚显得犹豫不决。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印度将淡化印俄关系,因为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越来越依赖中国。但与西方官员不同,印度官员并不认为严厉的制裁会迫使俄罗斯投入中国的怀抱,因为在中亚和北极问题上,中俄之间始终不乏龃龉。

在印决策者看来,印度可以成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一个“楔子”,帮助俄罗斯在中俄关系中保留一些自主权,避免俄罗斯彻底沦落为中国的“小跟班”。

2022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宾馆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见,就中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新华社)

三、得过且过

印度军方的大部分作战和打击装置都依赖于俄罗斯。俄乌冲突,使印度获得备件、装备升级的进程受到限制和推迟,从而对印度的主要俄制武器库产生“供应冲击”。

尽管印度仍然对俄制武器性能以及俄方提供备件的能力颇为担忧,但印度并未采取任何强硬措施削减对俄罗斯材料的使用,或者购买替代品加速军事装备进口的多样化。

总而言之,印度没有计划通过引进其他外国供应商实现对其俄制武器系统的快速、全面改造。2019年和2020年的边境危机后,边境地区获得了些许安宁与稳定,印战略家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印度应维持较低水平的作战准备状态,即使这意味着脆弱性的提升。

中短期内,印度计划守着现有库存“得过且过”,与此同时从俄罗斯零部件的二级市场采购,更加依靠本国国产军事装备。印度将继续与俄罗斯合作,履行尚未兑现的交付承诺,并且有选择地与西方签订合同,以支持印度本土国防工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印度希望在国防需求方面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不再依赖外部供应商。

尽管印度的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实现军火库多样化与自给自足,但它仍需要俄罗斯提供一些关键技术支持。在几十年内,苏-30战斗机都将在印空军中保持骨干地位,但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技术支持,这些飞机就无法得到维护或升级。

印度最重要的国防出口产品——目前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以威慑中国的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使用的就是俄罗斯的推进技术。只要俄掌控着印度先进武器系统(尤其是战斗机、巡航导弹和潜艇)的关键要素,俄罗斯便始终对印度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印度军方的大部分作战和打击装置都依赖于俄罗斯。在几十年内,苏-30战斗机都将在印空军中保持骨干地位。(Getty)

四、印度的头号朋友

除了上述物质方面的考量,共同的意识形态取向也驱使印俄保持友好关系。印俄官员都支持全球秩序的“多中心”(polycentric)愿景,即不存在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单一霸主,各大国各自维系本国的势力范围。印俄两国都认为,“多中心”比由一两个超级大国统治的国际秩序更具稳定性。

印度政治精英也对俄罗斯保持着“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源自印度与前苏联数十年的合作传统。俄乌冲突爆发两个月后,印学者约加·约茨纳(Yoga Jyotsna)表示,在“军方和有识之士看来,俄罗斯是印度的头号朋友”。

另一位印学者拉贾戈帕兰(Rajeswari Rajagopalan)认为,

对苏俄的战略同情,不仅在印度政客阶层中广泛存在,在广大印度平民百姓中也十分常见。

这是因为俄罗斯历史上向印度提供的支持与帮助被“浪漫化”了。

纵然印外交机构并未帮助俄罗斯进行辩护,但印国家安全官员认为,包括北约在内的多个行为体都应为俄乌冲突的爆发承担责任,而不能将所有责任全部归咎于俄罗斯一方。

2022年9月一项针对1000多名印度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印度民众认为西方和俄罗斯需为俄乌冲突承担同等责任。(Reuters)

印度公众也同情俄罗斯。2022年7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印度人拒绝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描述为“错误行为”。2022年9月一项针对1000多名印度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印度民众认为西方和俄罗斯需为俄乌冲突承担同等责任,且大多数印度人不认为俄罗斯取得胜利会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印度的公众态度不仅与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公众态度大相径庭,且与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的公众态度也不尽相同。

阅读文章下半部

本文首发于南亚研究通讯,只代表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