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北约峰会|重振盟邦体系 拜登是认真的
四年前2018年的G7峰会,第一次以没有联合公报的形式草草收场,人们从默克尔(Angela Merkel)、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等领导人围攻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著名照片中围观西方的分裂。两年前2020年的G7峰会,美国打算邀请韩国参会却遭到日本公开反对,当时为人们热议美国无法统和盟友的佐证。
但是拜登(Joe Biden)上台后,2021年的G7峰会韩国首次成功参会;美欧贸易战暂停,G7成员国就对跨国企业和大型数字科技公司征收最低税率达成了历史性协议。
2022年的G7峰会6月26日在德国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举行,俄乌冲突是最主要议题,G7打算继续孤立和制裁俄罗斯,寻求达成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的协议,还宣布将禁止进口俄罗斯黄金。从石油、天然气到黄金,西方世界在打压俄罗斯上的态度从未如此一致。俄乌冲突俨然成了一剂难得的弥合分歧的良药。
为了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G7领导人6月26日还宣布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PGII)”倡议,计划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白宫官网显示,PGII内容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向,即新能源建设、通讯建设和卫生建设,这些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
拜登去年敦促G7其他国家支持“重建更美好世界”(“B3W”)全球基建计划倡议,可惜没有大进展,但是一年后定位清晰的全球基建计划却公布了大手笔的6,000美元共识,这项计划并非仅是说说,还考虑到了资金来源等问题。
拜登表示,美国将在未来五年内通过联邦融资和私营部门投资结合,为该倡议筹措2,000亿美元的投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则宣布欧盟将在同一时期为该倡议筹资3,000亿欧元;日本、加拿大和法国的领导人同样各自宣布了数十亿欧元的投资计划。
美欧关系得到修复,日韩双方矛盾在美国调停下暂时平息,西方世界端正姿态愿意掏出真金白银应对中国经济崛起,这些都是过去两年全球局势发生的重要变化。不得不承认高调宣告“美国回来了”的拜登在重振盟邦体系上是认真的,也并非毫无建树。
在稳固原有同盟的基础上,扩大激活阵营也是美国的题中之意。
北约峰会将于6月29日至6月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国家首次参会。这四国正是美国推行“印太战略”的重要锚点。美日、美韩、美澳等双边军事同盟,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美英加澳新五眼情报联盟,等一系列合作机制共同奠定了美国的印太安全布局,日韩新澳是其中核心。从印太到北约,美国试图用全球一盘棋的视角激活盟友体系。
以美国为核心,盟友团体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比如为了跟上中国布局南太平洋竞争的步伐,6月份白宫宣布,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英国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组织“蓝太平洋伙伴”,旨在促进这五国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和外交关系。美同澳日新英分别为盟友关系,美澳日新英这样的组合就因事而设,非常灵活方便。
经济层面,2022年5月拜登首次访问亚洲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除美国外,其他12个初始成员国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这个框架目前只停留在框架的层面,但并不代表美国没有设想或者印太经济框架未来为虚。美国不可能在经济竞争上坐以待毙。以盟友为依托,拉更多非盟邦国家进群,就已经说明美国懂得和盟友一起造势。
盟邦关系是美国全球存在的基石,这一基石是否稳固直接决定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稳固。拜登作为传统政治精英,深知特朗普式甩锅只是政治操作,美国要重回巅峰,最重要还是做好自己。尽管和盟友的矛盾并非短期内可以从根本上弥合,但是美国重振盟友体系的步伐比想象中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