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取消抗疫管制 约翰逊“自由日”考量与其对俄强硬相当
2月24日,英格兰的法定抗疫管制结束,进入英国舆论界口中的所谓“自由日”,全面落实政府的“与病毒共存”政策。虽然英国科学界在疫苗研发、接种,以至病毒测序都有领先全球的表现,但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抗疫行动却多次为人诟病,例如其在去年7月19日推出的上一个“自由日”就正在Delta变异病毒高涨之际落实。
这次约翰逊推出“与病毒共存”的计划也不例外。跟上次其强调的“免疫力高墙”一般,新计划指出疫苗仍然是对抗新冠病毒的第一防线,将向75岁以上人士和免疫功能低下的12岁以上人士提供第二剂疫苗加强剂的接种,并准备在本年秋季推出新一轮的疫苗接种计划。
另一方面,继上月底结束公共地方的口罩令、在家工作的建议和夜店及其他场所的“新冠通行证”(要求疫苗接种或阴性检测证明)之后,英格兰余下所有抗疫措施亦告终结。2月21日,学校人员及学生每周检查两次的规定结束。2月24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者不再面对自我隔离的法律要求,只留下确诊者留家至少五日的建议;对低收入人士的自我隔离补助(500英镑)终束;日常接触追踪亦告终,与确诊者有接触的人士不再被建议自我隔离或作每日检测。
到4月1日,快速抗原检测将不会再获免费供应,而对于有新冠征状人士的免费病毒测试亦将中止,除非该人士属高危组别。同时,政府将不再建议新冠通行证在国际旅行之外使用;而雇主也不必再将新冠疫情当作特别的工作场所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要求的项目。
这套“与病毒共存”计划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把新冠病情当作一般流感一样去对待,因此所有特别针对新冠病毒的措施皆被终止,而对于包括新冠病毒内在的正常追踪则仍然会存在。这套逻辑在英国当局取消英格兰大部份免费检测的解说中就表露得非常清楚:英国2021/22年度在检测和追踪计划上已花费157亿英镑,随着Omicron已成主流且病情较不严重,而全国免疫力高,各种包括疫苗、治疗和公共卫生知识在内的策略已存,纳税人的钱是否花得物有所值已不再明显。
科学界的猛然批评
虽然“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在欧美国家已渐成主流,不少国家或其地方政府已陆续放宽抗疫管制,但约翰逊政府的行动依然有其特别进取的地方,这包括其终止自我隔离要求和终止免费检测的行动。根据英国的《赫芬顿邮报》(Huffpost)报道,终止免费检测的决定确实之前曾遇上财相苏纳克(Rishi Sunak)及卫生大臣贾伟德(Sajid Javid)之间的冲突,后者要求财政部出钱延续免费检测,前者却坚决不从。从结果上看,这场争论似乎是由苏纳克获胜,但也惹来外界对这个决定并非出自科学考量而是财务考量的质疑。
对此,英国国民保健署署长泰勒(Matthew Taylor)就表明“政府不能挥舞魔杖,假装威胁已经完全消失”。根据该署对超过300位英格兰高级卫生人员的调查,有79%人反对当局结束免费检测的计划。
英国医学会(BMA)主席纳格堡尔(Chaand Nagpaul)亦批评政府的决定并非基于证据,且没有与卫生专业界别作商讨。他指出:“取消所有管制、让感染以不被监察和不受控制的方式散播,将损害数以百万人的健康,包括那些会受长新冠后遗症所害的人。”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专责新冠疫情的特使纳巴罗(David Nabarro)亦指英国的决定“非常不智”,表示担忧英国正在走向“对抗公共卫生共识”的路线,甚至会让其他国家仿傚,带来骨牌效应。
面对着这些早可以预见的反对声浪,为何约翰逊会如何急进的解除英国本已颇为“自由”的抗疫管制?
不少人都认为这与约翰逊面对“派对门”丑闻的政治挑战有关。由于此刻的首相去留全在于保守党议员的一念之间,而保守党议员向来倾向反对抗疫管制。去年12月,当约翰逊当局在Omicron变种威胁之下决意收紧抗疫政策之时,就曾遇上党内近百名议员投票反对,使其疫苗证书政策需在反对党支持下所能获得通过。这次约翰逊全面取消抗疫管制的行动,正正是要向这群议员招手。
政治计算不应超越现实局限
约翰逊急忙执行“与病毒共存”背后的考量,其实与其近来就俄乌冲突的对俄强硬姿态相当,某程度上也是要解除公众连月来针对首相府违反抗疫管制的多次派对的视线。
除美国以外,英国在俄乌紧张局势上可算是对俄国军事行动有最悲观判断的国家。随着普京正式承认乌东两区分离主义政权的独立地位,且藉后者要求介入的时机挥军进入两区,并攻击乌克兰国内其他关键地点,这种最悲观的判断逐渐获得事实印证。不过,约翰逊个人的言词,在欧洲主要国家领袖之中可算是甚为突出,但他却似乎不愿意为对俄强硬付出实际代价。
约翰逊上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直称“如果俄罗斯动用武力......我们有着共同利益要使俄罗斯最终失败,并被人看见它失败”(Russia should ultimately fail and be seen to fail),被西方各国媒体广泛流传,其修辞也颇具英雄风范,颇有不惜舍身败俄的气派。
然而,在普京承认乌东顿涅茨克(Donetsk)与卢甘斯克(Lugansk)两州的独立地位之后,约翰逊的制裁却远较以往言词克制的欧盟逊色,只向5家中、小规模的俄国银行和3位早被美国制裁的富人实施行动,与德国毅然停止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审批和欧盟制裁俄国国斯杜马议员、政府要员、部分主要俄国金融机构等比较起来相形见绌。
在约翰逊22日公布制裁之时,就遇上工党、自由民主党,甚至其保守党同党的严厉批评。在今天的角度看来,属保守党的英国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董勤达(Tom Tugendhat)的批评正中要害:“(逐步升级制裁)可能会在初阶级被错误解读成给出免费通行证,而非划下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其后,英国舆论更出视保守党收受俄国富商捐款、为保伦敦金融业而不敢得罪俄国富商等质疑——这些也许是英国要付出的代价,正如欧盟要承受天然气价格和供应的压力一般。
在俄军24日清晨正式进军乌克兰顿、卢两州,并对乌克兰其他地方发动攻击之后,约翰逊早前只存在于嘴边的强硬,也许会引起国内下一波的政治批评,使得他不得不执行需要英国付出更大成本的对俄制裁。
地缘战略与抗疫政策一般,最终也是要以现实情况为成功决策的依据。只以政治舞台上的得失作考量,最终很可能就要被迫在挫折中向现实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