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限7月9日到期了!看似强硬实际上特朗普服软了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7月9日美国对各国“关税大限”就要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宣称,美国将从当天开始致函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态度看似强硬。然而在大限前夕,他又表示新关税“十有八九”从8月1日起生效,这意味着关税生效日期延期,可见他也惧怕展开激烈关税战,这无疑是一种服软的表现。

7日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协议细节仍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的谈判进展艰难。

特朗普还特别“敲打”小伙伴日本韩国。特朗普当天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发布他写给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表示新关税将不包括其他行业关税。在这两封内容几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写道:“请理解,25%这一数字远远低于消除我们与贵国之间贸易逆差所需的水平。”

2025年6月1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就着关税战影响,在首尔总统府接见商界领袖。(Reuters)

特朗普警告称,如果日韩两国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美国也将在25%的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这个时候了,美国还在“威胁”小兄弟,更可见谈判的困境。

特朗普宣布这一消息后,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态称,美国将在期限前达成多项贸易协议,预计未来几天将发布几项重大声明。同时,美国还将向100个与美国贸易往来不多的小国发出信函,通知它们将面临4月2日宣布的高额关税,告知若不推进谈判,到8月1日将面临相关情况。但贝森特否认8月1日是新的谈判截止日期,称“我们说的是,谈判正在按时进行。如果你们想加快速度,那就行动吧。如果你们想恢复到原来的税率,那是你们的选择”。

特朗普和贝森特均明确提及8月1日这一关键时间点,特朗普称“十有八九”,贝森特则否定其为关税谈判截止日期。无论如何,这实际上表明7月9日的生效日期后延,且从贝森特的表态看,8月1日也并非最后截止日期。

2025年4月24日,美国华盛顿,图为贝森特与特朗普出席白宫活动,欢迎挪威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ore,不在图中)来访。(Getty)

这一方面体现出美国与相关国家谈判艰难,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特朗普的心虚。他不敢轻易彻底施行单边关税,还是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底气明显不足。

特朗普所说的“十有八九”以及贝森特提及的未来几天将发表重大声明,意在弱化关税生效日期延期的敏感性,不想让外界认为特朗普认怂,这表明美方清楚这一延期是认怂或不敢强硬的表现。

在短时间内搞定与100多个国家的双边关税并非易事,甚至有些儿戏,谈不妥也在意料之中。特朗普以此威胁或向相关国家施压,是不想给对方留出思考和准备时间,因为时间一长,极限施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他企图以闪电战方式打对手措手不及,让对方在思考和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对美国屈服,更怕相关国家“串通一气”对美国进行“关税围攻”,让自己下不来台。

2025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社交平台分享致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美国将向所有来自韩国的货品征收25%的关税,该关税税率将于8月1日生效。(X@TrumpTruthOnX)
2025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社交平台分享致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美国将向所有来自韩国的货品征收25%的关税,该关税税率将于8月1日生效。(X@TrumpTruthOnX)

关税生效日期一再延长,早已公布的关税税率还在调整,这表明相关国家轻易不会妥协,至少在原则立场或核心利益上不会让步,也意味着特朗普在不断撤退,透露出美国根本无法承受一场世纪性的关税战,其强硬背后暴露出美国的软肋。

目前,美国方面称搞定了与英国、越南和柬埔寨的贸易协议。但实际上,与英国的协议只是一个框架,英国内部抗议政府出卖企业利益,美国车企也指责特朗普牺牲企业利益,这个框架协议显然是为了协议而协议。

越南和柬埔寨是小国,谈妥协议对美国作用不大,且执行过程中肯定存在漏洞和其他问题。早先特朗普声称与印度的协议已经达成,可如今印度不认账,甚至扬言要对美国进行关税报复。贝森特强调美国将在期限前达成多项贸易协议,但连“多项”的具体数字都说不清楚,可见这一表态只是想对不妥协的国家施压。

再看日本这边,石破茂最新表态称与美国的谈判不会轻易妥协,欧盟虽有所让步,但也不准备在原则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对于美国来说,与一些小国家谈妥协议实际意义不大。越南承诺对美国零关税,但美国有什么东西值得越南买,又有多少东西是越南买得起的呢?

2025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迎接到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Reuters)

中国、欧盟、日英澳加韩印等大经济体才是特朗普关税战的重点。即便多数国家最终对美国让步妥协,也仅能对贸易平衡起到一定作用。提高关税必然冲击美国消费品价格,而美国短时间内无法制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物价上升不可避免,这也就难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定拒绝加息。

关键是,特朗普设计的关税目标,平衡贸易并非重点,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重振美国制造业和化解美债危机。但从目前透露的消息看,这两大重点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受到了强烈抵制,这就意味着特朗普关税战失败。

特朗普一开始气势汹汹,可关税生效日期因各国不妥协一推再推,这表明他底气严重不足,相信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也很难实现既定目标。当关税闪电战变成持久战,或者经贸或关税谈判拖入来回扯皮阶段,时间越长对美国越不利。

不可否认,这一次美国会占一些“关税便宜”,对美国制造业或许有一点支持或保护作用,但占便宜的背后,美国这副吃相,实际上又把美国推向了进一步的战略孤立境地。

特朗普这一把相当于加速了国际格局的转变———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盟友国家会不得不考虑加速做三件大事:一是另建独立于美国之外的市场体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避免被美国永久控制;二是重建供应链体系,避免被美国技术卡脖子和被美国关税打击与制裁;三是弱化美元地位,削弱美国金融经济霸权,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去美元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支付体系以绕开美国。

这就需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美国越是反全球化,全球化对世界的意义就越重大。特别是在美国控制世界能力严重低下的时候,推动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呼声和要求就更高。

从生效日期一拖再拖来看,特朗普的关税闪电战很可能被拖成关税持久战,对美国的战略影响恐怕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