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冲突】喜马拉雅的阴影 印度何以不安
上世纪80年代,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访华,高龄84岁的邓小平亲自接见,为两国僵持三十余载的疏离破冰。邓小平表示,中印两国对人类负有共同责任,应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人们都在议论说下一个世纪是亚太世纪,好像这个世纪就要到来。我不同意这个看法。其实,真正的亚太世纪,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
30年过去了,言犹在耳,中印也已跻身大国之林,但双边的现实互动依旧时有龃龉。从1962年的边境战争,到今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对峙,某些心结就像积雪千年的喜马拉雅山脉,始终在两国间横亘。
误读致使对峙
就历史视角观之,中印之间的深层问题,在于70年来印度屡屡误读中国的对外行为。
以1962年的边界战争为例,中印关系自此由50年代的双边合作,急转为分立对峙,但这场战争的根源,其实源自印度对中国的意向错估。早在战事爆发前,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便屡向中国“示好”,包括邀请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放弃在西藏的相关特权等,后者尤其被印度内部视作前所未有的让步,悲剧也由此而起:印度自认已对中国“极度友好”,故料想中方应能包容自己在边界上的强硬立场。
然而事实明显不如人愿。印度军队屡屡越界挑衅、建立据点,中方多次沟通未果,只能开战。战役最后以印度的败退吿终,即便中国因长远考虑而主动撤军,仍旧难解印度心结。此战不仅导致尼赫鲁政府垮台,也强化了印度媒体与知识界的抗中论述,将战事起因归咎于所谓“中国背叛”,加上中国又在战后扶持与印度长年不睦的巴基斯坦,更加坐实了印度的虚构叙事。
这并非印度对中国的首次误读,也不是最后一次。前者对中印边界的执迷,既有英国划定麦克马洪线的因素,也有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作用,其认为中国终有一日要挥军南下,为求先发制人,印度多年来屡屡越界建立据点,望能在开战前掌握主导权,这才酿成无数冲突与对峙,边界战争不过是加剧了其心中的“示好无效”与“中国威胁”两大图景。
1981年后,中印双方虽有几次领导人互访,却在印度人民党开启核试验后再次冻结,人民党甚至也不讳言,表示核武的假想敌便是中国。类似的模式,多年来屡屡重复,中印关系即便数次回稳,依旧难逃风声鹤唳的困境,不仅屡屡爆发边境对峙,近年更在气候问题、水资源问题、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上出现分歧。而此矛盾的背后原因,便在于中印的第二层困境:国家想象错位。
中印的国家想象错位
国家利益向来受国家身分所建构,进而影响国家的对外行为。所谓“背叛”与“中国威胁论”,便是印度对国家角色的认知与中国相互错位的结果。
印度的近代史主体源自英国殖民赋予的现代性,早在独立前,其便心怀浓厚大国情结。这股情绪随解殖而强化,如今的印度视泛印度洋地区为势力范围,积极插手区域事务,并自认是此区唯一领导者,故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强烈防范心理与干扰冲动。即便是毫无敌意的举措,都能被识别成中方别有用心的图谋。
但相对于印方的“泛印度洋大国”想象,中国虽也是大国中心主义挂帅,却有着殊异的自我角色界定。在中国的想象中,其自认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换句话说,中方并不把印度当做首要安全威胁与互动对象,即便有所提防,也大多是在中美印、中印巴等多边关系的考虑下。
长年以来,相对于互动复杂的中美关系,中国对印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西线无战事”方针上,即希望降低边界“起火”的频率,且要避免印度完全站到自己对立面;但对意欲掌控泛印度洋区的印度而言,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与影响力,本身就是对印度利益的侵犯,早年的中巴友好已令印度大为光火,近年则又多了新的火苗:“一带一路”。
边界冲突是互信困境的体现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为印度提供了经济成长的契机,印度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也选择参与。但综观其立场言行,其实尽显警惕与防范。
在南亚大陆上,印度忌惮中国蚕食自己的地缘影响力,自然不乐见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一系列中国在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各地的基础设施等项目。而在海洋战略上,由于南亚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洋丝绸之路的连接地带,故中国在此的一切举措,又极易被识别为对港口的觊觎,以及对印度洋军事势力的图谋。
综合上述考虑,在南亚相关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印度态度始终摇摆。出于对中巴交好的阻却,其公开反对中巴经济走廊;在经济发展与拢络南亚诸小国间,其采用中间路线,即选择性地参与亚投行等计划,但同时提出由印度主导的“一带一路”替代方案,例如东向发展计划、孟加拉国湾倡议、蓝色经济计划等。
但尽管如此,印度犹嫌不足。自从“一带一路”项目进入南亚与印度洋,印度便如坐针毡,失势的焦虑促使其寻找外援与打破平静。首先,面对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推出的“印太战略”,印度本身虽有不结盟政策的历史经验,但仍选择将其视作地缘政治的新倚仗,并在2017年重启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强调加强安全协作,以削减中国与日渐增长的影响力。
其次,边界问题也逐渐从目的化为手段。印度政府开始将与中国的领土冲突当作筹码,在需要时打出,或为解决国内压力,或为敲打中国。2017年长达72天的洞朗对峙便是结果,此次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也同此理。到头来,仍是双方互信严重不足导致。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12月的数据显示,印度约有46%的民众对中国持负面观感,持正面观感者只有23%;而面对“一带一路”项目,约有20%的印度民众认为其有助提升本土经济,但有61%的民众认为中国的经济成长会对印度产生负面影响,更有高达71%的民意对中国日渐增长的军事实力感到担忧。
在印度内部,除了印度共产党、左倾学者与记者、和平主义者对中国较为友好外,“提防中国”仍是当前的社会主流,军事精英普遍关注中国庞大的军费开支,政府又受强烈民族情绪裹挟,媒体更为博眼球屡屡报道断章取义的中国新闻,无形之中皆为中印关系笼上不安阴影。
短期之内,互信困境会是中印互动的一大隐忧,龙象如何前行,将考验着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