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比病毒更快传遍全球的是仇视与谣言
武汉肺炎(2019-nCoV)端的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一众魑魅魍魉。
在中国内地,一方面是湖北省以及武汉市党政要员疑似故意隐瞒疫情,且在指挥防疫过程中尽显官本思维、迟疑怠惰和慌乱无措;另一方面则是民间防疫意识仍显不足,且谣言漫天。
在香港,市民纵有较高的防疫意识,却敌不过公共防疫措施近乎为零。舆论亦是只谈封关,不谈涉及疫情追踪和管控,一旦疫情在社区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伴之而来的还有累积多年,继去年反修例运动之后再次爆发的对内地的负面情绪。
而在全球各地,既有的歧视与仇意因疫情而起,假借恐慌之名肆意蔓延。或夸大或捏造的假新闻更在互联网滋生,隔夜便传遍世界,诸如“死亡人数和重症人数远超官方数据”、“患者从医院逃脱,刻意跑去景点散播病毒”、甚至“肺炎患者会变成丧尸”等说法,甚嚣尘上。
马来西亚卫生部1月31日在Twitter上澄清:肺炎患者不会变成丧尸;患者可以被治愈,应与普通发烧区分。(Twitter@KKMPutrajaya)
为此,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被迫开始落实遏制假新闻传播者的法律手段,而日本等国政府人员亦一再提醒“坏的是病毒,而绝非是人”,政府“会努力迅速地传达准确易懂的讯息,大家不要被流言蜚语所迷惑,请冷静地应对”。作为对抗假新闻的决定性角色,社交媒体Facebook 1月30日宣布加入抗疫战线,指出有关病毒的虚假陈述和阴谋论内容违反规定,或导致“人身伤害”,将根据主要全球卫生组织和地方卫生部门讯息,予以删除,集中打击阻碍人寻求治疗或提出有潜在危险的治疗方法的内容。抖音(TikTok)和Pinterest亦将禁止健康相关的假消息,积极移除有关武汉肺炎的不实内容。
假消息除外,在不同的文化习俗环境下,又有一系列其他问题。以欧美各国为例,其社会习惯性认为口罩对健康人而言并没有过多预防性作用,而“只有病人方需要戴口罩”。此时看到公共场合出于预防效用佩戴口罩的亚洲人,便自然会因为“此人已生病,却不知自己在家隔离,反而还出行造成传染风险”的心态,怒目视之。而针对中国原本就存在的一些负面印象,也因此而进一步被唤醒并放大,更有部分人士刻意在网络编造谣言,夸大事实,为社会带来甚大负面影响。
面对疫情,人人自危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各类原本就存在的负面情绪,也极易在此时爆发。当下发生在各国的,针对中国人、华裔和亚裔的恐惧歧视心理、假新闻,乃至个别极端暴力个案,都是其例。
可愈是面临这种情况,却愈有需新闻媒体、公众人物等重要媒介一方面向各界传递确切讯息,一方面发挥稳定性作用,防止社会发生无谓的大规模恐慌。此时断不可夸大事实、编造消息,甚至是无所依据的个人臆断,都是需要禁止的。切勿令不负责任的言论侵蚀了言论自由的根基。
对政府而言,此时一方面应该发挥传递确切讯息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出于对人民的责任,向市民传达相关防疫建议,推行落实有必要的防制性措施。这不仅仅包括限制与严重疫区之间的人员流动,更包括各社区内部自身的人员流动,涉及来往人员登记、居民健康状态记录更新、物流通畅、物资补给、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商家予以必要的扶持等方方面面措施。
而对个人而言,尽自己所能集结的资源,做好手部清洁、佩戴口罩等防疫事项,避免不必要之出行,落实必要的自我隔离,这些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意识到言论在此关键时期的影响力,避免谣言与仇恨的传播,与避免病毒的传播一样重要。
事实上,相较于病毒和防疫工作本身,仇视与谣言已然在以更快的速度传播。被武汉肺炎这面“照妖镜”所折射出的人性之中的怯懦、慌张和仇意,或许会是一个比病毒更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