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诺贝尔和平奖桂冠人选打“稳阵牌” 评审委员投鼠忌器?

撰文: 许懿安 唐宇廉 叶德豪
出版:更新:

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周五(10月5日)揭晓,评审单位表彰两位得奖者是战乱中对抗战争性暴力的代表人物。然而这个“稳阵之选”,或多或少反映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因应现况,需做出避免引起外界太多争议或抨击的决定。

诺贝尔和平奖:左为刚果妇科医生穆克维格,右为逃离ISIS魔掌的雅兹迪女子穆拉德。(VCG)

今届和平奖由刚果民主共和国妇科医师穆克维格(Denis Mukwege)和25岁的亚兹迪(Yazidi)女性穆拉德(Nadia Murad)共享殊荣。穆克维格20年来治疗在战火蹂躏东部地区被强暴的女性,并帮助她们走出创伤。另一位获奖者25岁的亚兹迪女性穆拉德,她2014年被极端组织ISIS恐怖份子绑架,沦为性奴长达3个月,之后成功脱逃。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前主席塞耶斯泰德(Francis Sejersted)生前曾经提到和平奖可以带来正面意义,因为诺贝尔本身希望该奖可以有政治影响,所以颁发和平奖完全是一个政治举动。诺贝尔在遗嘱定明和平奖得主资格,就是致力促进国家关系和谐、减少军事部署和推动和平进程。结果委员会在1901年首次颁发和平奖开始,直到1945年间,超过七成得奖者都是与推动和平及裁减军备有关。

从这一点看来,上一届、即201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国际废除核武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简称ICAN)便可说是个“正路”的结果。

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的得奖更为人诟病(VCG)

何谓“唔稳阵”? 还看奥巴马

为什么说穆克维格与穆拉德是“稳打稳扎”的选项?主办单位通过表扬两位得主,支持终结使用性暴力作为战争武器,是非常善恶分明的表态。两位得奖人的背景、资历与作为都是清白与正直,也没有牵涉到地区或国家之间的政治争议。除此之外,相对“稳阵”而言,诺贝尔奖以往曾出现“富创意”的结果,随着时间过去,得奖者的资格却被人质疑。

其中一些令人“O嘴”的例子,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

奥巴马2009年殊荣加身,后来为人诟病。委员会当时指出,颁奖予刚上任不足一年、尚未有明显政绩的奥巴马,是想他继续加强国际外交及无核世界的理念。这不但让众多专家大跌眼镜,连奥巴马本人亦觉受之有愧。他后来不少政策,如出兵利比亚等,更是与和平奖理念背道而驰,这让时任和平奖委员会秘书长伦德斯塔德(Geir Lundestad)在多年后表示后悔颁奖给奥巴马。

瑞典文化界名人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被控性侵18名女子,跟他关系密切的瑞典学院没有公布内部调查报告,亦没有将他的妻子、在学院担任院士的福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逐离。此举导致数名院士不满、提出不再参与并官方活动。福斯滕松虽然4月辞职,但学院已因事件变得不够人手进行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工作,宣布2019年再追颁2018年的文学奖。(路透社)

瑞典学院闹丑闻 一众评审更谨慎

前车可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近年的选择趋向保守。有些声音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能折桂,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了国际废除核武运动,2015年得主是2011年茉莉花革命后继续促进民主运动的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集团(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为因倡导女童受教育权利而遭塔利班枪手击中头部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

诺贝尔奖评审内部面对的不仅是国际社会的目光,2018年更出现“内患”。跟负责评审文学奖的瑞典学院(Swedish Academy)有密切关系的瑞典文化界名人阿尔诺(Jean-Claude Arnault)被控性侵18名女子。学院没公布内部调查报告,亦没有将他的妻子、在学院担任院士的福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逐离。此举导致数名院士不满、提出不再参与并官方活动。福斯滕松虽然4月辞职,但学院已因事件变得不够人手进行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工作,宣布2019年再追颁2018年的文学奖,更有可能进一步押后

事件虽不关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事,但它跟其它委员会一样,在专业评估外更要慎选得奖人。这是避免在“诺贝尔奖”这个“品牌”出现丑闻的情况下,将整个系列的奖项推上风口浪尖,影响其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