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发展半导体芯片 最应担忧的其实是韩国

撰文: 欧敬洛
出版:更新: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与经济转营的长远计划,因主力走向高科技产业惹来美国注意,间接引起中美贸易战。但其实最应担心的───是韩国才对。

中国从韩国输入大量半导体制品,连同各类高科技产品占韩国输出中国比率近8成。(视觉中国)

“中国制造2025”是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提出的政策纲领,目的是为实现中国由低端产品的制造大国,升级为高科技的制造强国。美国认为中国大举收购美国企业,会造成企业技术转移让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间接成为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线。

韩国输出中国战略过分依赖高科技

不过面对中国制造2025,其实最应担心的不是美国,而是韩国。因美国不愿意向中国输出包括半导体芯片等的高科技制品,因此中国向韩国输入大量半导体制品。实际去年韩国输出中国总额1420亿美元中,半导体、屏幕、生活化学制品等就占了78.9%。

去年因萨德事件韩国遭中国抵制,但因中国未在输入半导体制品上设限,所以抵制实际未有对韩国输出造成严重伤害。但若然未来中国能自给自足,对过份依赖中国的韩国来说或将带来冲击。

《韩国经济新闻》评论指中国高唱技术自立,实际是对韩国的一个警号。评论称只要再过5年,韩国在相关领域上对中国或再无优势,韩国必需趁早检讨对中国输出战略,并发掘新的动力维持经济成长。

日韩汽车在中国中低价位市场占有相当位置,但将很快面临中国制造的激烈竞争。(视觉中国)

日韩汽车同将受打击

除半导体高科技产品外,汽车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项目。今天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瞬速,但中国制造的汽车仅占市场一小部分,高价汽车由德国汽车主导,一般汽车则由日韩汽车主导。

中国制造2025目标之一是要加速发展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总理李克强5月访日时特意前往北海道的丰田车厂,就是要向在领域上发展领先的日本取经。中国加速在汽车项目发展,首先针对的必然是大众能购买的中低价位市场,未来同样会冲击依赖出口汽车至中国的日本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