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向以色列发射导弹的伊朗总统:卡塔尔能不能阻止中东大战?
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祭出导弹打击后,各方屏息等待冲突的下一步。
以色列虽忙于加沙、黎巴嫩两头作战,却还是在盛怒之余放话“要让伊朗付出代价”,不过拜登(Joe Biden)也公开表态,反对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目前看来,以色列必然报复,差别只在会“强烈”到什么程度。
而伊朗内部虽有欢庆人潮,认为国家终于为哈尼亚(Ismail Haniyeh)之死、纳斯鲁拉(Hassan Nasrallah)之死出了一口恶气,却也有不少人担忧,伊朗正面临两伊战争结束以来最大的战争风险。整体来说,伊朗这手看似强硬,其实还是想在避免决战以色列、美军的前提下,挽回一点失去的国家尊严。而伊朗高层也在导弹事件后有了新动作。
10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Masoud Pezeshkian)对卡塔尔进行正式访问,并称此行的首要目的是与卡塔尔讨论加强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投资等方面的合作,计划签署数份谅解备忘录,也将与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l Thani)举行会谈,并且出席在多哈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峰会。
其实早在2023年沙伊复交前,卡塔尔就与伊朗存在特殊关系,并也因此引来沙特忌惮,成为2017年卡塔尔外交危机的根源之一。而两国能在沙特霸权下维持多年特殊互动,当然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与战略考量,如今中东局势复杂、山雨欲来,伊朗总统选择访问卡塔尔、后者也选择接待,同样是有各自的盘算。
伊朗的考量是什么
首先观察伊朗的考量。
毫无疑问,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标志著中东地缘政治的重大变化。因为黎巴嫩真主党长期都是伊朗的代理势力,以色列此次入侵显然意图削弱伊朗在黎巴嫩及整个地区的影响力,但黎巴嫩作为一个长期陷入政治和经济危机的国家,根本无力应对局势升级;而伊朗发射导弹攻击以色列本土,虽是为了挽回尊严,试图展示自己作为中东“反以核心”的军事实力,却也使得区域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包括沙特、阿联酋等邻近伊朗的海湾国家,其实都面临了被冲突波及的潜在风险。
而如前所述,卡塔尔与伊朗一直保有特殊互动。尤其是2018年美国单边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伊朗承受愈发严峻的经济制裁,不仅国内经济困境加剧、通胀上升、失业率高涨,社会不满也持续积累。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必然要寻找新的外交突破口,以缓解国际压力并确保经济稳定,海湾地区的卡塔尔因此成为伊朗外交的重中之重。
而从地缘政治来看,卡塔尔地处波斯湾,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中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也与美国、以色列、各地武装组织存在沟通管道,是极富盛名的“中东斡旋者”,处理过法塔赫与哈马斯谈判、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谈判,以及现在的以色列、哈马斯谈判。因此,卡塔尔不仅与伊朗在能源领域有著密切合作,共同分享全球最大天然气田“南帕尔斯/北方气田”(South Pars/North Dome Gas-Condensate Field),也在美国与伊朗的外交斡旋中也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伊朗寻求外交出路的重要伙伴之一。
从这个脉络来看,这次佩泽希齐扬访问卡塔尔应有四大战略考量。
第一,稳定两国的经济合作与能源战略对接。伊朗在面对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亟需通过与邻国加强经济合作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而卡塔尔作为全球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对伊朗来说具有极高的经济战略价值:双方在天然气资源上的合作有助加强伊朗的能源出口渠道,扩大对全球市场的能源供应,并为伊朗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来提高天然气生产和出口能力。
且卡塔尔虽是美国盟友,却在中东维持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并与伊朗保持著一定的经济往来。伊朗一直希望通过加强与卡塔尔的经济联系,来绕过国际制裁体系,获得急需的外汇和经济资源。如今德黑兰面对美国、以色列的极强高压,必然希望能稳定住与卡塔尔的能源与经济战略互动。
第二,地缘政治平衡与外交斡旋。长年以来,卡塔尔都在中东扮演独特角色,既与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维持隐晦的竞争关系,又与伊朗和土耳其等非阿拉伯国家保持合作,更长期在美国与伊朗之间充当斡旋者,尤其过往核协议谈判陷入僵局时,卡塔尔也曾多次促成双方间接对话。
从这个脉络来看,佩泽希齐扬选在此时出访,或许同样希望卡塔尔能继续发挥中介作用,向美国、乃至以色列沟通这次伊朗发射导弹背后的“不得不为”,并且协助缓和伊朗与前两国的紧张,至少尽力向美以传递伊朗无意升级区域局势、挑起大战的讯息,来避免以色列的更强力回击,导致局势走向覆水难收、不得不战的境地。这当然也是立场温和的佩泽希齐扬的真实立场与想法。
第三,讨论军事安全与区域稳定。当然,即便卡塔尔竭力斡旋,以色列的报复还是不可避免,战争风险依旧存在。所以双方恐怕也要沟通冲突一旦爆发,彼此的可能反应与立场,伊朗必须确保有美军驻扎的卡塔尔,不会在冲突中选择支持以色列或美国,一同采取反伊朗的军事行动。
第四,建立国内政治与外交胜利的象征。众所周知,伊朗的外交行动通常都有应对国内政治压力的考量,毕竟在国内面临经济困境和社会不满的双重压力下,政府更需要展示外交胜利,来凝聚内部共识同时缓解民众对经济困境的批评。而借由与卡塔尔的高层外交互动,伊朗总统可以向国内展示自己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强调伊朗在面对国际制裁和军事威胁时,仍然能够与重要的区域国家保持密切关系。
此外伊朗长期推行“抵抗”政策,强调自己即便面对西方国家压力,依旧能够保持坚定立场。佩泽希齐扬选择访问卡塔尔,表示此行目的首重与卡塔尔加强在经济、社会、文化、投资等方面的合作,这一姿态有助巩固“抵抗”政策的可信度,展示伊朗在国际孤立中的自我救赎能力。
卡塔尔也有自己的盘算
当然,卡塔尔同样有自己的战略考量,且与伊朗的考量高度相关。
第一就是经济与能源战略对接。如前所述,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而中东局势的不稳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而卡塔尔作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主导力量,需要确保能源供应的连续性和市场的稳定。从这个脉络来看,接待佩泽希齐扬有助卡塔尔巩固双方的能源合作,并有机会通过外交手段降低市场风险。
第二同样是进行斡旋。卡塔尔一向以外交斡旋者形象示人,特别是在中东多方势力之间的冲突中,卡塔尔经常充当调停角色。借由在紧张局势中接待佩泽希齐扬,卡塔尔可能会尝试调停以色列、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充当沟通渠道,尽可能降低大战风险。
此外,在美国逐渐调整中东政策、减少军事参与的背景下,卡塔尔等中等强国也希望能在区域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毫无疑问,接待伊朗总统有助卡塔尔扩大自己在区域和国际上的外交网络,并进一步提升其在中东的话语权,同时展示自己在当前局势的独特作用。且据媒体报道,佩泽希齐扬也在此次访问期间会晤了沙特外长,这背后当然是卡塔尔的刻意安排,让伊朗不仅与自己沟通,还与海湾最大国的外交代表就当前局势进行对话。
第三是地缘政治的平衡需求。在中东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卡塔尔长期维持灵活的外交策略,在各大势力间保持平衡。在对美关系上,卡塔尔境内驻有美国在中东的最大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这让卡塔尔成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关键伙伴;而在对伊朗关系上,卡塔尔同样与伊朗保持经济合作,特别是在天然气领域。这种平衡让卡塔尔能够在动荡的中东局势中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第四则是安全与军事风险管理。从地理位置来说,卡塔尔因为位处海湾地区,所以极易被伊朗、以色列的冲突波及。而与伊朗保持积极沟通,有助卡塔尔降低潜在冲突导致的威胁,包括确保能源输送管道和港口不会成为攻击目标,毕竟这对依赖区域和平稳定来保障自身能源出口和经济发展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与损失。
当然,卡塔尔即便无意倒向以色列、美军参与对伊作战,却也不会倒向伊朗,反过头来对美作战,毕竟这对拥有美军基地的国家来说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发展。通过接待佩泽希齐扬,卡塔尔想必也沟通了自己在战争不幸爆发后的可能角色:保持中立、避免直接介入军事冲突,并希望伊朗能够理解。
整体来说,卡塔尔接待伊朗总统访问的举动,反映了该国在面对中东复杂局势时的灵活外交策略,以及希望在动荡局势中保持一定独立性,同时维持自己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关键角色、在中东冲突中进行斡旋等相关考量。
不过是否能够因此阻止以色列强悍报复、升高局势,消弭中东大战于无形,恐怕更加取决于以色列本身,而非卡塔尔的努力。毕竟这轮以巴冲突之所以持续恶化、外溢,与美国持续偏袒以色列、且缺乏约束手段有关。而卡塔尔出于国家利益考量,当然会想斡旋冲突,但毫无疑问,此举也将增加卡塔尔的压力,以色列与美国可能反向迫使卡塔尔在美国与伊朗间二选一;且冲突一旦爆发,美国将会要求使用卡塔尔境内的美军基地参与作战,后者恐怕很难拒绝,这也可能导致卡塔尔成为伊朗的打击目标。
说到底,卡塔尔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有一定影响力,却无法改变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强硬立场,也无法阻止伊朗动员“抵抗轴心”。伊朗总统与卡塔尔埃米尔的努力,究竟能否缓解当前紧张,其实仍取决于中东局势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