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人用空调,美国拿着遥控器”还会持续多久?关键问题是什么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日前,在北京对话和联合国南方中心South Center共同主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的“金砖国家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对话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北京对话特约专家翟东升教授以“美元对全球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的单边控制,就像大家同处一个有中央空调的房间,遥控器却被美国握在手里”做比喻,批评美元霸权。

此说法引发了一众讨论,有巴西学者指控“这不公平”,他说“如果我们继续谈论去美元化,美国就威胁要制裁我们。但我们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制裁我们才谈论去美元化,而他们的回应是进一步制裁”。

美元霸权,其实是无需多言的,这在全球已经有了共识。“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John Connolly)的傲慢言辞数十年来不断被验证。长期以来,美国经常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转嫁国内危机,收割世界财富,损害他国经济金融稳定和民众福祉。美元霸权已成为威胁世界经济的重要不稳定因素。

此番翟东升教授以“空调”和“遥控器”的说法作比,通俗易懂,是一个很好的描绘。但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简单“空调”和“遥控器”,让这个“中央空调”和“遥控器”都能够发挥作用的是“空气循环系统”,美国为什么能如此霸道?为什么能手持“遥控器”,这里根本的一点是,这个“空气循环系统”是美国建的。

“空气循环系统”,是指美元的全球循环。

支撑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架构的一个关键事实是,霸权货币必须向世界其他地区提供安全资产。成为世界货币霸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中发行证券的能力,这些证券总是受到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高度需求。

一个简单的道理:美元提供的全球流动性能够有获利的地方去,尤其是在金融高度发展的今天,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量已经远小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量,需要有金融产品对应超过全球贸易交易所需要的美元。同时,贸易交易中的美元由于汇率波动,贸易结算的跨时间、跨地域等因素需要的套期保值手段也需要有相应的金融市场来完成。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不难发现,为什么美国把自己的债市和股市规模搞得那么大!这是在为美元的全球流动提供投资平台,也反过来促进美国经济通过资本市场获取创新与增长的动能。同时,在岸和离岸美元市场为美元相关的金融产品风险管理提供了巨大的交易池。因此,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是支撑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人民币国际地位将进一步上升,并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在支付货币、交易货币、储备货币等维度逐渐超越英镑与日元,为仅次于美元与欧元的第三大国际货币。(Reuters)

通俗的说,美元都是美国发行的,流向全球先获取全球铸币税,然后美国再从全球把这些钱借回来,而且美国借别人手上的美元比美国借给别人的钱多(净头寸始终为负值),美国借来的钱在到世界各地投资,赚取比借钱成本要高的收益率。获取全球铸币税靠的是美元国际货币体系。赚取投资收益靠的是美元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也就是,美联储每发行1美元,美元完成从国内到国外,再借回再到国外,美国人要赚2遍钱。对美国来说,是一套完美的游戏规则。

美元国际大循环能够成立的两个条件是:一是美国提供安全资产,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用贸易盈余等投资这些安全资产;二是美国在全球借资金对外投资,保持负的净国际投资头寸,并且投资收益率要高于美国提供安全资产的收益率。

外国投资者为什么要持有这种低收益率的安全资产?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金融周期对世界其他经济的外汇市场会造成动荡,对许多新兴市场来说,保持金融稳定要求拥有足够的美元储备,以支付国内金融体系的流动美元负债。

如此的美元体系的非对称性自然是带来了美元的“特权”:美国可以自行发行美元债务融资,来弥补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还可以自行发行美元来偿还外部债务。这当然不是一种公正的国际交换手段。这个纬度是“公器私用”。但, 只要美元运行的逻辑和架构能够成立,美元国际货币体系还会延续。

2024年6月12日,美国联储局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联储局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 )发表讲话。(Reuters)

当然,这就是鸡和蛋的关系:能够顺利形成需要一个傲视全球的美元资本市场,包括美国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而这也让其更加傲视全球。发达的债券市场、发达的股票市场、发达的在岸和离岸美元货币市场,构成了全球金融市场复杂的美元资产交易网络,美元金融资产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资产,美元成为润滑全球金融市场运行最重要的货币。这就是“循环系统”。

美元信用就是美国的信用,“美债”就是信用“锚”。当然,现在来看美债的过度供给必然会导致美元的“债锚”信用效果下降。再加上,很多非美元经济体采用双边货币互换,双边货币结算,而不采用美元结算,也可以在边际上降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但,还是难以对美元国际货币体系造成实质性的冲击,更不意味着美元可以随时替代。

从目前全球货币的竞争格局来看,尚没有出现能够直接挑战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货币。其一,并没有创造出安全资产,也就没有创造出具备强竞争力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锚”;其二,基于贸易基础上的货币互换面临着 “对等双边需求”的约束,其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形成了多种货币之间的协议,交易成本相对比较高。就算现在说的金砖元,也是同样的问题。

此前日本央行副行长表示如果市场不稳定将不会加息,安抚了因日元近期飙升而不安的投资者。(Reuters)

当然,应实现更公平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全球其他经济体应该创造以安全资产和金融市场为依托的多重货币体系,一方面可以创造出相对平衡、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可以约束单一美元特权的放纵,降低美元霸权体系给世界经济金融带来的巨大潜在风险。但就是还在蓄力阶段。想想当年IMF推出了SDR,创设SDR的大致想法是,如果新货币不依托一个国家,其波动性就会减弱,但显然美国不希望终结美元霸权,做了很多事,总之结果是SDR也一直没有能够接替美元的地位。

遏制美元的霸权地位、长臂管辖,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全球其他经济体应该创造以安全资产和金融市场为依托的多重货币体系,但现在还在蓄力阶段,要时要势。这也说回来,也是香港的作用。香港这个中国的国际金融市场能给出怎样的安全资产和金融市场依托,不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使命吗?